國家機關的工作人員,企業的高層管理人員,都是具有較高的職權的,故而不少人會選擇行使違反法律規范的行為,來獲取暫時的便利。為了制止此種行為的發生我國立法機關制定了職務犯罪法規定,根據這些規定,職務犯罪可能受到的處罰有哪些?
一、職務犯罪法規定有哪些?
1、《刑法》關于職務犯罪的相關規定
2、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貪污、職務侵占案件如何認定共同犯罪幾個問題的解釋(2000年6月27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120次會議通過法釋[2000]15號)
3、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挪用公款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1998年4月29日 法釋[1998]9號)
4、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如何認定挪用公款歸個人使用有關問題的解釋(2001年9司18目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193次會議通過)
5、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挪用公款給私有公司、私有企業使用行為的法律適用問題的批復(2000年3月14日 高檢發研字[2000]7號)
6、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國家工作人員挪用非特定公物能否定罪的請示的批復(高檢發釋字[2000]l號)
7、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他人謀取利益離退休后收受財物行為如何處理問題的批復(2000年6月30目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121次會議通過法釋[2000]21號)
8、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在辦理受賄犯罪大要案的同時要嚴肅查處嚴重行賄犯罪分子的通知(1999年3月4日 高檢套[1999]1號)
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條第一款的解釋(2002午4月28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七次會議通過)
10、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行賄罪立案標準(2000年12月1日)
11、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人民檢察院直接受理立案偵查案件立案標準的規定(試行) (1999年9月16日 高檢發釋字[1999]2號)
12、全國法院審理經濟犯罪案件工作座談會紀要(2003年11月13日最高人民法院文件法〔2003〕167號發布)
二、什么是職務犯罪
1、在職務犯罪這個名詞里面我們必須了解什么是“職務”。“職務”在我國是一個內涵豐富的,內容復雜的組合性概念。目前在我國的職務分類中主要有:法定職務、事定職務、執行職務、管理職務、決策職務、臨時職務、固定職務、領導職務、非領導職務等等,我國的職務分類大典中記載有:8大類,66個中類,413個小類,1838個職業。 在職務這個名詞中,所謂的“職”:就是職責、職權、職掌、這個職業就是“掌管”的意思。“務”呢,就是由職而產生的,所應承擔的任務、事務、也就是具有一定的“職”,就要承擔一定的事物,同時,根據職務的不同,相應地承擔的責任也不同。 職務犯罪的概念就是:指國家工作人員、企業工作人員或者其他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進行非法活動或者對工作嚴重不負責任,不履行或者不正確履行職責,破壞國家對職務的管理職能,依照刑法應當受到處罰的行為的總稱。
2、職務犯罪的構成及其要件 要了解職務犯罪的構成就必須知道一般犯罪的構成我國刑事法律中規定,某一行為構成犯罪所必需的主觀與客觀要件的總和。這種主觀要件與客觀要件是法定的是一般犯罪的基本要求。
(1)職務犯罪主體:職務犯罪的主體在我國法律中規定:一是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二是國有公司、企事業單位中的國家工作人員、三是人民團體中的工作人員、四是受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事業單位、人民團體的委托管理、經營國有財產的人員。
(2)職務犯罪的主觀要件:是指行為人對其行為的危害后果,所持的一種心理與心理狀態。
(3)職務犯罪的客體要件:侵害的是國家對職務活動的管理職能。
(4)職務犯罪的客觀要件。我國法律規定職務犯罪的客觀要件主要有以下三種形式:一是利用職務之便;二是濫用職權;三是嚴重不負責任,不履行或不正確履行職務。
3、職務犯罪主要是指掌握一定管理、支配公共財產、人事關系等多種實權的國家公務人員濫用職權、謀取私利、侵犯公共利益的高層次、高智商犯罪,其本質特征是以權謀私、權錢交易。主要表現是貪污賄賂、挪用公款等經濟犯罪和瀆職侵權犯罪,是腐敗現象最突出的表現。腐敗制造社會矛盾,引發社會沖突,對經濟建設和政局穩定起著破壞作用,使國家和人民身受其害。當中國全面進入現代化進程和市場經濟建設的關鍵階段的今天,反腐敗斗爭是關系到我國改革開放的成敗,關系到黨和國家的興衰命運甚至生死存亡的嚴峻斗爭。隨著高科技的運用和人民法律意識的逐步提高,職務犯罪的特點也就呈現出“犯罪主體特殊性”“犯罪手段隱蔽性”“追求犯罪安全性”“犯罪形式智能化”等多元化特點。其產生和發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微觀層次上個人素質方面的,也有宏觀層次上制度結構方面的。
4、修訂后的刑法規定,檢察機關管轄53種國家工作人員職務犯罪,劃分為三大類:貪污賄賂犯罪(第八章);瀆職罪(第九章);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的犯罪。 貪污賄賂犯罪,在我國刑法中第八章中用了十五個條文,規定了十二個罪名(394—396)包括:1、貪污罪2、挪用公款罪3、受賄罪 4、單位受賄罪 5、行賄罪 6、對單位行賄罪 7、介紹賄賂罪 8、單位行賄罪 9、巨額財產來源不明罪10、隱瞞境外存款罪11、私分國有資產罪12、私分罰沒財物罪。
5、瀆職罪在我國刑法第九章中用了二十三條規定了34個罪名。包括:1、濫用職權 2、玩忽職守 3、枉法追訴裁判罪 4、私放在押人員罪5、國家工作人員簽訂、履行合同被騙罪等。
6、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利用職權實施的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犯罪有七個:
(1)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利用職權實施的非法拘禁罪
(2)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利用職權實施的非法搜查罪
(3)刑訊逼供罪
(4)暴力取證罪
(5)虐待被監管人罪
(6)報復陷害罪
(7)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利用職權實施的破壞選舉罪。
根據以上信息,我們可以知道,只要是實施了侵害其他民事主體的行為之后,若是構成職務犯罪的,該職員不僅會被開除公職,還需要承擔法律責任,并且若造成了人身受到損害的,還需要承擔民事賠償責任。
職務侵占罪量刑標準是什么?
挪用公款罪和職務侵占罪的區別是什么?
對于法定代表人的職務行為,法定代表人需直接承擔民事責任的情況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無期徒刑要一輩子待在監獄里面嗎
2021-01-28法院終結執行后訴訟時效怎么算
2020-11-08知識產權侵權賠償標準是如何的
2021-02-13公民的政治權利和民主權利的區別是什么
2020-11-20仲裁協議的形式有哪些
2021-02-17誤工費怎么計算?誤工費計算公式
2021-02-17遺產繼承超過多少年不得再提起訴訟
2021-02-13繼子女繼承了生父母的遺產,就沒有資格繼承繼父母的遺產嗎
2021-01-13擔保合同和擔保函有區別嗎
2021-03-08客戶不按照合同履行條款怎么辦
2020-11-30分家產時不動產繼承要先確權嗎
2020-12-26找車拉貨算雇傭關系嗎
2021-01-09顧客不小心在超市摔倒誰賠償相關費用有哪些
2021-03-09房產證未辦理下來能否過戶
2020-11-27公司倒閉員工按入職時間怎么賠償
2021-01-18終止勞動合同會發生哪些爭議
2021-01-15集體合同中所說的補充保險和福利指的是什么
2021-02-28被動物咬了該如何維權
2020-12-10壽險詐騙的類型包括哪些
2021-03-22保險應當依法繳未簽合同應該怎么樣的
2020-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