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詐騙罪與招搖撞騙罪的區別主要是什么?
(1)侵犯的客體不同,詐騙罪侵犯的客體是公私財產所有權,因此規定在現行刑法典分則第五章侵犯財產罪中。
(2)行為手段不同。招搖撞騙罪的手段只限于冒充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身份或職稱;而詐騙罪的手段并無此限制,可以利用任何虛構事實、隱瞞真相的手段進行,由此騙取被害人信任,“自愿”交出財物。
(3)行為人犯罪的目的不同,詐騙罪中行為人的犯罪目的是希望非法占有公私財物;而招搖撞騙罪行為人的目的是追求非法利益,其內容較詐騙罪目的的內容廣泛得多。
(4)構成犯罪有無數額限制不同。
二、怎么預防網絡詐騙?
1、給自己的電腦和手機安裝殺毒軟件,定期殺毒應該成為一種習慣;
2、進行網銀、支付寶操作時,要確保使用安全的瀏覽器和登錄正確的網址;
3、在網上購物,要選擇正規、大型電商。設置復雜支付密碼,并定期更換,最好選擇“密碼 校驗碼”雙重驗證;
4、在網站注冊賬號時,只填帶*號的必填項,盡量提供最少的信息;
5、不隨意打開陌生郵件,尤其是帶附件的郵件或者聲稱中大獎的郵件;
6、盡量別“蹭網”,公共場所的未知WiFi一定不要鏈接;
7、如今在微信上測性格、運勢等鏈接泛濫。這些鏈接通常會要求你提供姓名、年齡等基本信息,后臺還會直接獲取你的手機號碼等信息;
8、不要把個人敏感照片、數據上傳到云端;
9、盡可能不要再網站上以全部明文方式公開自己的姓名、電話號碼和家庭住址等信息。比如,可以寫裴先生,但盡量不要寫裴智勇。再有,像現在的很多租房網站,都會對用戶聯系信息隱藏幾位。這種就相對安全的多,起碼不至于讓人隨便一搜索就搜到;
10、用戶如果發現個人信息出現泄漏,希望能夠刪除相關信息的時候,除了在原網站上要求刪除外,還可以通過搜索引擎來查閱自己的信息還在哪些地方存在(不一定是快照,也可能是其他網站)。這樣一來,就相對安全多了。
以前很多民眾腦海當中都不清楚法律上還單獨的規定了一個招搖撞騙罪,雖然在法律層面上,將詐騙罪和招搖撞騙最嚴謹的進行了區分,但是對于受害者來說,最終的結果可能都是在不明真相的情況下就把錢交給了對方,這樣的結果,受害者自己也是有一定責任的。
招搖撞騙罪是如何認定的
冒充軍人招搖撞騙罪有哪些表現形式
招搖撞騙罪的立案標準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商帳追收的作用是什么
2020-12-22知識產權是財產權利嗎
2020-12-03如何算是冒充注冊商標的行為
2021-01-28國際商事仲裁協議獨立性的理解與適用
2020-12-09婚前協議內容包括房產共有嗎
2021-03-25九級工傷符合解除勞動合同的條件嗎
2021-01-08實習期簽了合同要承擔上面的條款嗎
2020-11-27收取違約金的勞動爭議糾紛如何處理
2021-01-31可以投1年以內的短期交強險嗎
2021-01-17意外傷害的保險有哪幾類
2020-11-16最高法院出臺司法解釋規范保險合同糾紛案件審理內容是什么
2021-01-03一起交通事故案件引發的思考
2021-02-18外資保險公司因分立解散需要批準才能解散嗎
2021-01-06車禍保險理賠具體費用是多少
2021-03-17改裝汽車應怎樣獲得保險理賠
2020-12-04財產保險合同概述是什么
2021-03-08外嫁女在夫家享受了拆遷補償,還能在娘家享受嗎
2020-12-12胎兒能否享受征地拆遷補償安置政策
2021-01-29拆遷安置補償不合理,被拆遷人如何提高補償
2021-02-08一戶兩房拆遷安置費怎么算
2021-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