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假想的防衛應當承擔怎樣的法律責任?
(1)行為人應當預見到沒有不法侵害而沒有預見,造成危害結果,應負過失犯罪的刑事責任;
(2)行為人由于不能預見的原因引起了防衛行為,而在防衛過程中從使用的工具、打擊的部位、造成的后果顯屬不當,叫“假想防衛過當”,行為人應當對過當的結果負責,可以比照防衛過當來處理。責任比第一種輕一點;
(3)主觀條件的限制,行為人不可能預見到,所采取的手段方法也無不當之處,應屬于“意外事件”;
(4)行為人既是假想防衛,也是提前防衛,主觀過錯應屬“過失”。因為假想防衛屬于事實認識錯誤,不可能成立故意犯罪。
二、假想防衛的特征
(1)不法侵害行為的實際不存在。這是假想防衛成立的前提條件,也是假想防衛行為區別于正當防衛和其他防衛錯誤的關鍵。所謂假想防衛,顧名思義,就是假設的想象的防衛而非真正的防衛,何以如此,是因為不法侵害并不實際存在,當然也毋須實施防衛行為,如果不法侵害現實存在,且正在進行當中,那也就具備了正當防衛的法定前提,任何公民都有權實行必要的防衛行為,自然也就不存在假想防衛的問題,除了正當防衛之外,防衛時間錯誤、防衛對象錯誤以及防衛過當等,都是在不法侵害確實存在的條件下,在實行正當防衛的過程中,所出現的主客觀不一致現象,與假想防衛成立的前提條件是不同的。
(2)行為人主觀上存在防衛意圖。這是假想防衛在主觀上的必備條件。這種防衛的意圖來源于行為人主觀上判斷錯誤,如果行為人明知不法侵害并不存在,也就不會產生防衛意圖,假想防衛當然也就不會發生。如果行為人一方面假想不法侵害已經到來,另一方面卻不是出于防衛意圖實施反擊,而是意圖加害對方,并導致嚴重危害后果的發生,對此,應作為一種故意犯罪對待而非假想防衛。另外,還有一種雙方互毆過程中發生的誤傷勸架者或無辜第三者的情形,表面上似乎是一種假想防衛,但實際上因為雙方都存有加害對方的意圖,而不是基于防衛意圖進行反擊,所以,不能承認其中某一方是防衛行為,當然,也就不能把誤傷他人的行為視為假想防衛,而只能作為對象錯誤或打擊錯誤去處理。
(3)行為人的“防衛”行為給無辜者造成了損害,這是假想防衛成立的結果條件。由于行為人誤將他人行為視為不法侵害行為,因而作出錯誤的防衛反擊,進而導致不應有的危害后果的產生。假想防衛行為才具有法律意義上的社會危害性,行為人并因此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如果行為人雖然誤認不法侵害存在并且實施了錯誤的防衛行為,但并未對他人合法權益造成實際損害,則假想防衛不能成立,相應的法律責任也就無從談起。
假想防衛一般是由于當事人對相關防衛行為的認識錯誤導致的,并對他人造成的損害的實際情況。在對假想防衛進行認定時,需要嚴格按照法律規定的程序來進行,如果對相關認定有異議的,可以向司法機關提出上訴,并對是否屬于假想防衛進行重新審查。
假想防衛需要負刑事責任嗎
假想防衛是過失犯罪嗎?
假想防衛屬于正當防衛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國家公職人員可以繼承農村親人房產嗎
2021-01-14如果公司拒不出具解除勞動關系證明的,勞動者可以怎么維權
2021-01-06不安抗辯適用條件有哪些
2021-02-09如何正確適用財產保全措施
2021-02-08非法侵入住宅罪怎么處罰
2020-12-24第二順位繼承人能領到撫恤金嗎
2020-12-30主合同無效補充合同有效嗎
2021-03-22已登記的地役權首次登記需要的材料
2020-11-26勞動合同糾紛管轄法院
2020-11-29代替繳納社保能否認定勞動關系
2021-03-25事業單位無社保的裁員補償標準
2020-11-15勞動者不簽合同 單位可終止勞動關系
2021-02-04勞動爭議幾年自動終止
2020-12-17人壽保險的理賠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1-21教育金屬于哪種險種
2020-12-08保險金賠付可否根據約定由第三人代為履行
2020-11-12怎樣才能用仲裁方式解決保險合同糾紛問題
2021-01-09保險公司在有第三者責任保險的該怎么做
2021-01-02被保險人死亡后,投保人解除保險合同有效嗎
2020-11-10未續簽合同怎么交保險
2021-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