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共同犯罪實行過限問題是共同犯罪理論研究中的難點,也是司法實踐中對各共犯準確定罪量刑時必須考慮的關鍵因素。公正判定各行為人對過限行為是否要承擔刑事責任以及責任的輕重,是罪刑相適應原則的基本要求。本文旨在共同犯罪中如何認定部分行為人的過限行為粗略作一探討。[關鍵詞]:共同犯罪實行過限認定一、案例談實行過限案情簡介:2001年11月17日,江某邀好友胡某、孫某到其家中喝酒,席間,江某談起鄰村的高某辦企業,錢比較多。三人商量向高某搞點錢花花,確定用綁架高某的方法向其家屬勒索現金3萬元,并作了具體的分工和準備。同月23日晚,江某將高某騙至某賓館313房間,不久,胡某、孫某沖進房間揚言找高某要求還錢,并故意將江某放走。胡某、孫某即劫持高某至預先設定的地點,言談中獲悉高某比預先想象的還要富有,即商定將贖金提高至10萬元,叫高某打電話到家中,告知務必將10萬元在12小時內送到指定地點。高某家屬報警,胡某、孫某在取款地被潛伏的公安機關抓獲。根據二人的交代,公安機關在家中抓獲了江某。問題的提出:江某、胡某、孫某均構成綁架罪,并以次追究其刑事責任無異議。在共同犯罪中,江某是否應對胡某、孫某后來商定的10萬元負責,還是僅僅對三人事先預謀的3萬元負責?類似的案例在司法實踐中經常碰到,這就涉及到共同犯罪實行過限的問題。我國刑法對實行過限無明確的規定,本文旨在我國刑法關于共同犯罪理論的基礎上對實行過限的幾個問題作一探討。二、實行過限的界定及其構成要件所謂實行過限,又稱共犯過限,是指實行犯實施了超出共同犯罪故意的行為。還有表述為在共同犯罪中,實行犯實施了某種超出了共同謀議的犯罪范圍的行為。一般來說,超出共同犯罪故意的犯罪,不構成共同犯罪。因為,我國刑法規定的共同犯罪是共同故意犯罪,即共同犯罪中的各行為人必須存在共同犯罪故意。而對于過限的實行行為及可能產生的危害結果,除了實行者本人主觀上存在故意的心態以外,其他人一無所知。由于實行人與其他人缺乏共同犯罪的意思聯絡,根據我國刑法關于主觀相統一的犯罪構成理論,不能按共同犯罪論處。實行過限以下構成要件:1、客觀方面,過限行為必須是獨立于共同行為之外的行為。即過限行為與共犯罪行為必須是兩個分別受到刑法評價、在法律上具有獨立意義的行為,內含于共同犯罪行為之中或者僅僅表現為共同犯罪行為的具體行為方式的,不得視為過限行為;2、主觀方面,過限行為必須是共同犯罪故意之外的行為。即使某一實行犯臨時起意實施了超出謀議范圍的行為,其他共同犯罪人可以預先或者知悉、了解而未加阻止的,因其主觀上系一種認可的態度,故也需承擔責任。3、共同犯罪行為所造成的過失后果,不存在實行過限。因為該過失后果是從屬于共同犯罪行為的,在我國的刑法理論和時間中,均只有量刑上的意義,無定罪上的意義。三、共同實行犯中共犯過限的具體界定實行犯是共同犯罪具體行為實施者,他們有著共同的犯罪意圖,并且通過各自的行為將犯罪意圖付諸實現。實行犯在主觀故意上的特點之一就是他們對自己及其他共犯的行為及其社會危害性的認識的聯系性,這是確定實行犯刑事責任的主觀要件。在共同犯罪中出現實行犯實施了超出共同的謀議范圍的其他行為時,要注意以下幾種情況:第一、如果其他實行犯自始至終不知道,說明其在主觀上對這種行為沒有罪過,則該行為屬于共犯過限,其刑事責任由該實行犯獨自承擔,其他共犯只對共同謀議之罪承擔刑事責任;例如:甲、乙共同入室盜竊,甲入里屋,乙在外屋,甲在盜竊后見床上一女子熟睡,就乘機強奸了她,在外屋盜竊的乙對甲的強奸行為全然不知,故乙對甲的強奸行為不負刑事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處罰聽證在報紙上公告多長時間
2020-11-16行使代位權時能否適用仲裁協議
2021-01-24家暴離婚能請求離婚賠償嗎
2020-11-29什么是指定委托收款
2021-01-02如何辦理城市私房所有權的登記?
2021-03-01毛坯房驗房的十三個步驟
2021-02-02職工集資建房政策有什么規定嗎
2021-03-21在什么情況下與員工簽訂勞務合同
2020-11-23試用期內降薪調崗合法嗎
2021-02-05婚前買房婚后辦證是否屬于共同財產
2020-12-07意外事故賠償標準是多少
2020-12-29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合同貨損賠償糾紛案
2021-01-30保險合同可以采取哪些形式
2021-03-17保險合同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是什么
2020-11-10房屋保險包括哪些房屋保險不賠償的情況是什么
2021-03-12誤報年齡保險有何特別規定
2020-11-15保險經紀人委托人可以是誰
2021-03-07《中華人民共和國軍人保險法》
2020-12-05土地承包經營權的轉包與轉讓有哪些區別
2020-12-31土地承包經營權的特征以及概念是什么
20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