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種法律關系概念不同
學理上認為,雇傭關系是指雇員在一定或不特定的期間內,接受雇主的指揮與安排,向雇主提供勞務,而雇主向雇員支付報酬的權利義務關系;
勞務關系是指勞動者與用工者根據口頭或書面約定,由勞動者向用工者提供一次性的或者是特定的勞動服務,用工者依約向勞動者支付勞務報酬的法律關系;
我國《合同法》第251條對承攬關系進行明確定義,承攬關系是指承攬人按照定作人的要求完成工作,交付工作成果,定作人給付報酬的權利義務關系。
二、主體地位不同
雇傭關系中,雇主與雇員的地位是不平等,雇主與雇員之間存在支配與被支配的關系,雇主應當為雇員提供相應的勞動條件及勞動保障,同時對雇員的工作進行指揮與監督,而雇員應當聽從雇主的安排,按照雇主的意志進行工作。
勞務關系中,提供勞務方與接受勞務方的地位是平等的,雙方只存在著經濟上交換而沒有人身隸屬關系,接受勞務方只是對提供勞務方的勞動力進行支配,而非是對人進行支配,也就是說雙方只存在勞動力的支配與被支配而不存在管理與被管理的關系。
承攬關系中,雙方當事人的地位也是平等的,不存在支配與服從的關系,在勞動中承攬人一般是自行決定自己的操作規程和勞動過程,不受定作人的組織指揮和監督管理,承攬人在完成工作中具有獨立性。
三、提供勞動以及確定報酬的基礎不同
在雇傭關系中,雇主所支付的報酬主要是勞動力的價值,該標準是由市場勞動力供需關系決定,當讓其中也包括部分技術成果價值,但這并不是雇主支付報酬直接的、主要的部分。
勞務關系中,因提供勞務方所提供僅是單純的勞動力,沒有其他的技術成分在內,故接受勞務方所支付的報酬僅是提供勞務者勞動力的價值。
在承攬關系中,承攬人所提供服務主要是技術成果,其次才是提供的勞務。承攬關系中報酬是基于承攬人自身技能水平、生產規模以及原材料的價格等因素而確定,并且承攬人有時還要承擔相應的風險。
以上是雇傭關系、勞務關系和承攬關系的主要區別點,但是在司法實踐中對三者進行區分還是有很大困難的,因實際生活中有很多臨時性的勞務問題,當事雙方都是口頭約定,一旦在勞務中有人身損害事情發生,當事雙方往往只是口頭陳述而無相應證據予以證實。
個人認為,準確區分雇傭關系、勞務關系與承攬關系,應從各自的特點、權利、義務的內涵及所產生的各種法律關系等入手,遇到類似案件,我們應根據當事人所提供的證據,參照雇傭關系、勞務關系與承攬關系的特征來區分、確定當事人之間的身份關系。若還有問題,可來律霸網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企業破產需要支付經濟補償金嗎
2021-01-30擅自改變字號名稱如何處罰
2020-12-06勞動合同法關于試用期內不符合錄用條件的司法簡析
2020-12-13離婚后 夫妻債務應共同償還
2021-01-26合同中的仲裁條款有效還是無效要如何確認
2021-01-23離婚協議里的賠償金多久有效
2021-02-21代位繼承和轉繼承的差別有哪些
2021-01-02手寫房屋放棄繼承書可以反悔嗎
2021-01-29保全債權是如何保全的
2021-02-08土地糾紛最有利的證據
2020-12-03買賣村民自住房的合同有效嗎
2020-11-07公司倒閉員工按入職時間怎么賠償
2021-01-18解除勞動合同能恢復嗎
2021-02-24企業股東簽競業限制合同合理嗎
2020-11-16強制調崗可以不上班嗎
2021-01-28免責條款不說明保險事故就不免責
2021-02-10飛機航空管制延誤賠償
2020-11-20保險合同是有償合同
2021-01-12投保時一定要注意保險的法律責任問題
2020-12-17人身保險合同糾紛的法律適用是怎樣的
2020-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