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政強制執行的期間多久執行完?
當事人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的期限為二年,從判決規定的履行期間的最后一日起計算。《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辦理執行案件若干期限的規定》第一條規定,被執行人有財產可供執行的案件,一般應當在立案之日起6個月內執結;非訴執行案件一般應當在立案之日起3個月內執結。有特殊情況須延長執行期限的,應當報請本院院長或副院長批準。申請延長執行期限的,應當在期限屆滿前5日內提出。
《行政訴訟法》第六十六條規定,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對具體行政行為在法定期限內不提起訴訟又不履行的,行政機關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或者依法強制執行。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解釋》)第八十八條規定,行政機關申請法院強制執行其具體行政行為,應當自被執行人的法定起訴期限屆滿之日起180日內提出。逾期申請的,除有正當理由外,法院不予受理。《行政訴訟法》第三十九條規定,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直接向法院提起訴訟的,應當在知道作出具體行政行為之日起3個月內提出。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二、行政強制執行的種類:
間接執行間接強制執行是指行政主體通過間接手段迫使義務人履行其應當履行的法定義務或者達到與履行義務相同狀態的行政強制措施。間接強制可以分為代執行和執行罰兩種:
1.代執行。代執行就是指行政強制執行機關或第三人代替義務人履行法定義務,并向義務人征收必要費用的強制執行措施。代執行必須具備一定的條件。
2.執行罰。執行罰是指行政強制執行機關對拒不履行義務或不可替代的作為義務的義務主體,可以金錢給付義務,以促使其履行義務的強制執行措施。
直接執行直接強制執行是指義務人拒不履行其應當履行的義務時,行政強制執行機關對其人身或財產施以強制力直接強制義務人履行義務,或者通過強制手段達到與義務人履行義務相同狀態的一種強制執行措施。由于直接強制執行直接施加于人身或財物,造成對公民人身自由、財產權侵害的可能性較大,因此,適用直接強制執行必須十分慎重,嚴格遵守法律、法規的規定。
當公民和企業受到了行政處罰后也是需要及時的履行義務的,如果被執行人沒有執行可以申請強制執行的,行政強制執行的申請期限是在三個月內向所在地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行政機關申請法院強制執行其具體行政行為應當自被執行人的法定起訴期限屆滿之日起180日內提出。
中止行政強制執行的情況有哪些
行政強制執行的方式有哪些?
行政處罰和行政強制執行的區別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職工醫療保險沒交單位有責任嗎
2020-12-11哪些人是被扶養人
2020-12-30交通事故警察開的認定書多長時間有效
2020-11-19破產過程中債權債務能否抵消
2021-02-17離婚后監護人不盡撫養義務該怎么處理
2021-02-06外聘員工發生工傷單位怎么處理
2021-02-17民事訴訟法對于公益訴訟是如何規定的
2021-02-13飛機延誤酒店怎么處理,飛機延誤無法按時入住酒店怎么辦
2021-01-16人身保險合同效力的中止與復效是如何規定的
2021-01-01高血壓跌倒死亡是意外嗎可以找保險公司理賠嗎
2021-03-01人壽險的理賠知識
2020-11-09為什么保險合同會終止
2021-01-24買保險法律怎么保護
2020-12-19摩托車撞到汽車交強險賠嗎
2021-02-05離婚后,家庭土地承包經營中的收益將會被如何處理
2021-03-17扶貧搬遷后原房歸誰
2021-01-09房租拆遷導致燈損壞賠不賠
2020-11-16宅基地拆遷的補償有哪些
2021-02-16農村宅基地拆遷補償有哪幾種情況
2021-02-22公房拆遷有補償嗎,應該如何補償
2021-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