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職工可自己申請工傷認定
職工發生工傷事故后,用人單位應當在傷害事故發生之日起30日內向勞動保障部門提出申請,申請將該事故認定為工傷。但實踐中,大多數的企業在職工受傷后,總是找各種理由推脫,拒絕提出申請。任憑你怎么求情,就是不予理睬。在這種情況下,職工可以自己申請工傷認定。《工傷保險條例》第17條規定,用人單位在30日內沒有提出申請的,職工本人或直系親屬有權直接向勞動保障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提出申請的期限為自事故發生之日1年。所以發生工傷后,用人單位拒絕承擔責任的,職工方就可直接提出工傷認定申請,千萬不要被企業的說法所忽悠。
二、未參加工傷保險,企業照樣承擔賠償責任
工傷總是和保險聯系在一起,依據相關法律規定,用人單位必須參加工傷保險,這樣在職工發生工傷后,就可以直接向經辦機構要求在工傷保險基金中支付相應賠償金。但很多企業根本沒有參加工傷保險,職工發生工傷該怎么辦?是不是就沒人承擔責任?法律有明確規定,用人單位不參加保險的,全部賠償項目由企業自身承擔。所以即使企業沒有給職工辦理工傷保險,在職工發生工傷后,企業仍要按法定標準承擔賠償責任。
三、提供證據證明與用人單位之間存在勞動關系。
存在勞動關系是用人單位負賠償責任的前提條件,所以勞動者首先必須提供證據來證明與用人單位之間存在勞動關系。
雙方簽訂了勞動合同,合同或用人單位的聘書便是最有力的證據;如果不能提供勞動合同或聘書,用人單位的會議記錄、通知等也能證明勞動者為該企業員工。未簽訂勞動合同的情況下,提供用人單位發放工資的工資條、工資卡,入門證、工作證、上崗證、單位同事的證人證言等,都能證明雙方之間存在勞動關系。
四、治療工傷期間,用人單位仍需支付工資
職工在發生工傷后停止工作、治療傷病的期間,稱之為停工留薪期。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的規定: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需要接受工傷治療的,停工留薪期內,原工資福利待遇不變,由用人單位支付。停工留薪期可計算至勞動能力鑒定結果作出之日,但最長不得超過12個月。所以職工因為工作原因受傷,治療期間用人單位必須按原標準支付工資。
五、用人單位不落實工傷待遇,可申請仲裁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刑事賠償的賠償范圍
2020-12-02出資干股退出能退錢嗎
2021-03-06被財產保全后能否也申請財產保全
2020-12-01沒有領結婚證要離婚,小孩怎么判
2021-01-18訂婚后女方不想結婚男方能否搶婚
2021-03-23子女對老人有哪些贍養義務
2020-12-24交通事故傷殘評定時間及鑒定機構如何選擇
2021-01-21超出勞動仲裁時效不予受理,可以再上訴嗎
2021-01-19房屋抵押擔保有時效性嗎
2021-01-02保姆虐待被看護人涉嫌犯罪嗎
2021-01-17住改非后,拆遷是按住房補,還是按商鋪補
2021-01-16履行勞動合同的原則
2020-11-15買賣合同公證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2-05軍人病退的規定是怎么樣的
2021-03-20勞務派遣是什么意思
2020-12-08企業團體意外險理賠內容有哪些
2021-02-07車身被人惡意劃傷保險公司要不要理賠
2021-03-08保險合同的終止問題有哪些
2021-03-12法律對保險合同的變更是怎樣規定的
2020-12-16按揭貸款需要交保險嗎
2021-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