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拘傳的程序是什么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的規定,人民法院拘傳的程序應把握以下幾點:
1.拘傳由司法警察執行,執行人員不得少于二人。
2.拘傳被告人時,應當出示拘傳票。
3.人民法院執行拘傳時,可以使用戒具,如手銬、警繩等,將被告人強制到案,但是,并不是每個案件都要對被告人使用戒具。
一般情況下,只有被告人抗拒拘傳的,才能使用戒具,并且被告人到案后,訊問被告人時不應當再對其使用戒具。
4.審判人員對被拘傳的人,應當在拘傳后的12小時以內訊問完畢。
第一,拘傳時間應以被拘傳人到案的時間作為起算時間,既不包括路途耽擱的時間,又要求被拘傳人到案后立即訊問。第二,拘傳持續的時間最長不得超過12小時,這是指一次拘傳持續的時間最長不得超過12小時,或者說,每次拘傳持續的時間最長都不得超過12小時,而不是指拘傳時間累計不得超過12小時。實踐中,人民法院根據辦案的需要,可以多次拘傳被告人,只要每次拘傳持續的時間不超過12小時,不論累計時間有多少小時,都是符合法律規定的。
5.審判人員不得以連續拘傳的形式變相關押被拘傳人。
這是針對司法實踐中存在的、以拘傳為名長時間連續訊問或拘押、變相拘禁被拘傳人的現象,為維護法律的嚴肅性,切實維護被拘傳人的合法訴訟權利而作出的規定。人民法院在使用拘傳措施時,應當嚴格遵守這一規定。
對應當在拘傳后十二小時以內訊問完畢,不得以連續拘傳的形式變相關押被拘傳人的規定應當理解為:(1)一次拘傳的時間最長為12小時,可以少于,不可超過;(2)兩次拘傳應當有時間上的間隔,不得連續進行。“不得連續拘傳”的內涵是應當保障被拘傳人維持正常生存的基本條件,不能搞疲勞訊問。所謂正常生存條件就是指必要的飲食與睡眠。之所以使用“生存條件”而不使用“生活條件”是因為對于人來講生存條件是同一的,但生活條件則是因人而異的。對法律的理解應當采取同一性的概念,以便統一地執行。
如果您還存在這個方面的問題,請咨詢律霸網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最新憲法全文內容是什么
2020-11-17中外合資銀行變更股東需要做什么
2021-01-25剝奪政治權利的執行時間怎么算
2021-03-15質押的匯票要解押才能背書嗎
2020-12-28拖欠工程款和農民工工資最高法院將出臺勞動案件司法解釋
2021-01-25婚前財產等于個人財產嗎
2020-11-23拖欠銀行貸款無力償還會坐牢嗎
2020-12-17社會撫養費的支付數額是多少
2020-11-11訂婚后退婚財產處置協議怎么寫
2021-03-13發生交通事故,警察怎樣劃分責任歸屬
2020-12-21小產權房產可以做保全使用嗎
2021-02-03住房公積金提取前提需要哪些
2021-01-09被拘留職工能解除勞動關系嗎
2020-12-22法院仲裁派遣工資流程是什么
2021-01-01免責條款有效性認定的法律要件有哪些
2021-02-15健康保險包括哪些
2020-11-28死亡保險中被保險人自殺會有怎樣的法律后果
2020-12-08保險欺詐全方位解析
2020-12-30土地承包經營權發包人是什么
2021-02-25農村機動地管理辦法
2021-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