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刑事證據分類的意義及原則
為了確保刑事訴訟的高效、有序運行,必然要求對證據形式的分類進行探索。但是,對證據形式進行分類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英國學者莫-菲指出:“采用各種類型的不論是法律還是非法律的詞匯來組成等同劃一的術語,以此來鑒別和分辨不同種類的證據是不可能的事情?!瓕ψC據的探索,是一種最貼近實際的命題,不能隨心所欲地創設一種系統的或一成不變的定式,而是適應現實生活的不同情況和需要。證據制度貫穿于每個訴訟階段的所有實際法律過程,它不單純地受制于學理上的歸納分類。”[1]對于證據形式的這種與時俱進的品格,有美國學者說:“如果我們隨時注意世界上業已發生的變化,那么我們從證據中得來的各種論點必須隨之變化?!斎贿€涉及我們取得的證據數量和種類的變化。”[2]證據形式受到如此關注,是由其在訴訟活動中的重要性所決定的,這種重要性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證據形式的演進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類對證據認識的深化。隨著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和人類認識能力的不斷提高,社會分工更趨細微化,思維更趨精密化。訴訟是以證據作為載體的一種重要的認識活動,其發展也經歷了從粗放、簡約到精細、縝密的過程。早期刑事訴訟中的證據形式主要有犯罪工具、被害人的傷痕或尸體等物證和被告人的口供,隨著印刷技術的發展和文字在人類交往中作用的日益凸現,文書證據逐漸成為一種重要的證據形式。爾后,鑒定結論、專家意見等證據形式也出現在刑事訴訟活動中,并發揮著其他證據形式所無法替代的作用。20世紀以后,電子信息技術、生物工程技術發展迅速,dna檢測等科學證據和錄音、錄像、電子計算機以及其他高科技設備儲存的信息成為證明刑事案件事實的重要的證據形式。證據形式分類的細化和深化是人類認識的發展和思維精密化在訴訟領域的必然反映。
(二)證據形式是司法人員正確履行收集、審查和認定證據職能的行為依據。偵查、檢察和審判人員辦理刑事案件時,必然會接收紛至沓來的與案件有關的各種信息,用什么樣的標準對這些繁復的信息材料進行篩選、分析和判斷,不僅直接關系到訴訟的效率,而且影響到真相的探明和公正的實現程度。各國在刑事訴訟法或證據法中對各種形式證據的收集、判斷作出了相應規定。有了法定的證據形式作指導,司法人員就會按照經驗法則和法律要求對各種證據材料進行收集、固定和運用。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申請工傷后是否可以起訴侵權人
2021-01-11專利權評價報告官費
2021-02-21合同不見了可以仲裁嗎
2020-11-13請求排除妨害的前提是什么
2021-03-20勞動關系轉移函
2021-02-17有酒駕記錄對信用有什么影響嗎
2021-01-29雇傭關系因疾病死亡怎么辦
2021-01-14商場摔傷當時未舉報的隱患有哪些
2020-12-01勞動合同寫的工資跟約定的工資不一致有效嗎
2021-01-15遼寧省勞動合同規定期限
2021-03-23試用期應定為多久?
2021-02-22強制調崗可以不上班嗎
2021-01-28出借車輛發生交通事故,車主應否擔責
2020-12-16該保險合同是即時生效還是附期限生效
2021-02-16請多多了解什么是不計免賠
2021-03-05批準設立的保險公司登記有哪些注意事項
2020-12-25一旦保險公司承保后需要承擔哪些義務
2020-11-16出口買方信貸保險
2021-02-09家屬是否屬被保險人引索賠糾紛
2021-03-19平準保險費 LevelPremium
2021-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