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行醫罪,就是指沒有取得醫師執業資格的人擅自從事醫療活動,情節嚴重的行為。
【相關法條】
第三百三十六條未取得醫生執業資格的人非法行醫,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嚴重損害就診人身體健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造成就診人死亡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知識要點】
1.行為主體:“未取得醫生執業資格的人”。本罪屬于消極的身份犯。已經取得醫生執業資格的人行醫的,即使沒有辦理其他有關手續,也不成立本罪;但是,具有醫生執業資格的人,教唆或者幫助沒有取得醫生執業資格的人非法行醫的,成立非法行醫罪的共犯(教唆犯或幫助犯)。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屬于“未取得醫生執業資格的人非法行醫”:
(1)未取得或者以非法手段取得醫師資格從事醫療活動的;
(2)個人未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開辦醫療機構的;
(3)被依法吊銷醫師執業證書期間從事醫療活動的;
(4)未取得鄉村醫生執業證書,從事醫療活動的;
(5)家庭接生員實施家庭接生以外的醫療行為的。
2.行為內容:非法行醫,即非法從事診斷、治療、醫務護理工作,屬于典型的職業犯(不管非法行醫的時間多長,只能認定為一罪)。
不符合行醫特征的行為,不成立非法行醫罪,應視性質與情節認定為其他犯罪:
(1)組織、利用會道門、邪教組織、利用迷信致人死亡罪。
(2)賣假藥、劣藥或者以行醫為名采取非法手段取得他人財物的,認定為詐騙、盜竊、生產、銷售假藥、生產、銷售劣藥等罪。
(3)不具有醫生執業資格的人,沒有反復、繼續實施的意思,偶然為特定人醫治疾病的,不成立非法行醫罪。
例如,某醫院護士甲,沒有醫生執業資格,但答應同事乙的請求,商定以1500元為乙之子丙戒除毒癮。甲在沒有對丙進行必要的體格檢查和并不了解其毒癮程度的情況下,便照搬其利用工作之便抄下來的一張戒毒處方為丙戒毒。在對丙使用大劑量藥品時,丙出現不良反應,后經送醫院搶救無效死亡。甲雖然沒有醫生執業資格,但他并沒有反復、繼續私自為他人戒毒的意思,客觀上也沒有反復實施這種行為,故不能認定甲在非法從事醫療業務,因而不構成非法行醫罪。對于甲的行為應認定為過失致人死亡罪。
3.被害人的承諾不阻卻非法行醫的違法性。
4.責任要素:
故意,不要求營利的目的(職業犯)。但非法行醫過失導致患者死亡的,成立結果加重犯。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倆非機動車撞了如何判責
2021-01-13公司注銷工資未結清怎么辦
2020-12-27消費者網購被騙怎么辦
2020-11-19交通事故傷殘鑒定收費標準是什么
2021-03-11工程款的支付流程
2020-12-24什么是家庭冷暴力,遭到冷暴力該如何處理
2020-12-31民事調解強制執行可以申訴嗎
2021-02-02親生父女不能斷絕關系嗎
2021-01-16賣車合同協議書怎么寫
2021-02-21合同債權作為質押標的一般有哪些條件
2021-02-01繼承效力怎么規定
2020-11-28購房合同備案流程是什么,購房合同備案有什么好處
2021-02-07學生補課導致猝死是誰的責任
2021-03-19小產權房產可以做保全使用嗎
2021-02-03勞動合同終止是否包括勞動合同解除
2020-11-19事業單位終止勞動合同需要支付經濟補償金嗎
2021-01-31解除勞動合同前提有什么
2020-12-14勞務外包繳納什么稅
2021-01-05勞務外包的風險有哪些
2021-01-18人壽保險的基本概念與原則是什么
20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