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在生活中都有丟過東西的經歷,有時是個小東西,所以不找回來也無所謂,但是有些貴重的物品,人們就會很后悔自己沒有注意,遺失了。我國法律對于物品遺失這一現象有兩種說法,一是遺失物,二是遺忘物,二者是不一樣的。那么遺忘物與遺失物的區別是什么?
一、遺忘物的定義
法律定義:非基于物權權利人的本意脫離權利人的占有。
根據我國《民法通則》第79條規定:“拾得遺失物、漂流物,或者失散的飼養動物,應當歸還失主。《物權法》[1] 第109條規定:“拾得遺失物,應當返還權利人。拾得人應當及時通知權利人領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關部門。
”《物權法》第109條規定:“拾得遺失物,應當返還權利人。拾得人應當及時通知權利人領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關部門。” 關于遺忘物的規定,根據我國《刑法》第270條規定,將他人的遺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為己有,數額較大,拒不交出的,處兩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兩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遺忘物不等于遺失物,對于遺失物而言,如果他不歸還,可能產生民事法律上的關系,或者是道德上的譴責。
遺忘物作為侵占罪的法定犯罪對象之一,其是否包含遺失物,這仍然是我國刑法學界和實務界爭議較大的問題之一。
一種觀點認為,應當對遺忘物和遺失物予以區別。遺忘物是指財物的所有人或持有人有意識地將所持財物放在某處,因一時疏忽忘記拿走,而暫時失去控制的財物。而遺失物是指所有人或持有人因為疏忽,偶然將其持有的財物失落在某處,以致脫離了自己的控制。另外一種觀點認為,遺忘物與遺失物是同一事物的不同表述。其認為遺忘物,又稱為遺失物,是指非出于占有人或所有人之本意,偶然失卻其占有之動產,條件有二:其一,喪失須系非出于占有人或所有人之本意;其二,須為偶然喪失。
二、遺忘物和遺失物的區別
首先,遺失物屬于民法學的范疇,遺忘物屬于刑法學的范疇。其次,
1、遺忘物是指財物的所有人或持有人有意識地將所持財物放在某處,因一時疏忽忘記拿走,而暫時失去控制的財物。其脫離控制的時間較短,并經當事人回憶能迅速想起其所在之處。
2、遺失物是指所有人或持有人因為疏忽,偶然將其持有的財物失落在某處,以致脫離了自己的控制。通常發生在公共場合一般不存在第二重控制、支配權。任何第三人發現后都有權拾得,并暫時合法的保管該財物。
3、 須無人占有。遺失物在拾得前必須不為任何人占有。判斷占有是否喪失,應依社會一般觀念,根據具體情況,考察原占有人是否具有事實上控制該物的可能性。僅一時喪失對物的占有,并不能構成遺失。
4、須是非無主物。遺失物占有的喪失非基于所有人之意總結:
(1)遺忘物一經回憶一般都能知道財物所在位置,一般容易找回;遺而遺失物一般不知失落何處,也不易找回。
(2)遺忘物一般尚未完全脫離物主的控制范圍,而遺失物則完全脫離了物主的控制。
(3)遺忘物一般脫離物主的時間較短;遺失物一般脫離物主的時間較長。樓主覺得不
通過對上述內容的閱讀,我們知道,遺失物和遺忘物雖然都是丟失了東西,但是二者是有區別的,遺失物是民法的范疇而遺忘物則歸到刑法的范疇里。并且遺失物是行為人無意識的行為,沒有第二重控制權,而遺失物則可以通過行為人的回想,重新找到遺失的位置。
遺失物遺忘物埋藏物的區別
遺失物與遺忘物處理方法是什么?
關于遺失物的問題的法律規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個人房屋抵押借款合同范本
2021-03-10勞動爭議調解的步驟是什么
2020-12-03重大勞動安全事故罪的犯罪主體
2021-02-20涉外離婚中的財產和撫養糾紛的解決方式有哪些
2020-11-18遺產分配糾紛案件如何確定管轄權
2021-02-20軍人離婚調解無效證明在哪開
2021-02-06工地是雇傭關系嗎
2021-02-08男童校車內離世,幼兒園是否應該承擔責任
2021-02-23老師打破學生頭,學校有責任嗎
2021-01-29無營業執照單位能否認定勞動關系
2020-12-20試用期申請離職公司不放人怎么辦
2021-02-28有侵權責任人意外險還要賠嗎
2021-02-07意外傷害怎樣申請理賠
2021-03-26怎么投保人壽險,投保人壽險要注意什么
2020-11-16個人人身意外保險的保額有上限規定嗎
2021-01-23產品責任中警示的內容是什么
2020-12-08保險合同運用最大誠信原則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1-25論保險合同的有效訂立
2021-03-02人身保險合同糾紛管轄問題
2021-02-23購車保險合同約定不明確的,對合同條款應如何解釋?
2020-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