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當事人申請回避的復議時間
當事人申請回避的復議時間一般是收到回避決定的時候,當事人應在什么時候提出回避申請。
根據民事訴訟法第四十六條的規定:當事人提出回避申請,應當說明理由,在案件開始審理時提出;回避事由在案件開始審理后知道的,也可以在法庭辯論終結前提出。
被申請回避的人員在人民法院作出是否回避的決定前,應當暫停參與本案的工作,但案件需要采取緊急措施的除外。
當事人只要在限定時間內提出回避申請并說明理由,被申請回避的人員即應暫時停止審理或參與本案的工作,以待人民法院作出是否回避的決定。但也不能一概而論,有的案件正需要采取緊急措施,若因當事人申請回避而停止執行職務,勢必給案件的審理和執行帶來難以彌補的損失。在這種情況下,被申請回避的人員,仍應及時采取措施,但本案其他工作必須暫停。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司法解釋
第三十條對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提出的回避申請,人民法院可以口頭或者書面作出決定,并將決定告知申請人。
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申請回避被駁回的,可以在接到決定時申請復議一次。不屬于刑事訴訟法第二十八條、第二十九條規定情形的回避申請,由法庭當庭駁回,并不得申請復議。
二、回避方式有兩種自行回避與申請回避
陪審員屬于審判人員,陪審員的回避由法院院長決定。刑訴第30條: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的回避,應當分別由院長、檢察長、公安機關負責人決定。民訴第47條:院長擔任審判長時的回避,由審判委員會決定;審判人員的回避,由院長決定;
由審判決定回避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審判人員自行回避,即負責案件的審判人員,認為自己具有回避制度法定情形之一而主動提出回避;另一種是當事人申請回避,即當事人認為審判人員有回避制度法定情形之一的,用口頭或者書面形式申請他們退出該案的審理。申請書應遞交于法院院長。
人民法院對當事人提出的回避申請,應當在申請提出的三日內,以口頭或者書面形式作出決定。申請人對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決定時申請復議一次。復議期間,被申請回避的人員,不停止參與本案的工作。人民法院對復議申請,應當在三日內作出復議決定,并通知復議申請人。
要是你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不妨向我們律霸網的律師進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私刻公章判刑案例
2021-01-25公司法人變更的費用要多少錢
2020-11-23普通許可可以轉授權嗎
2021-01-05抵押權的追及性
2021-03-19信用卡逾期會坐牢嗎
2020-12-12監護人死亡如何再確定監護人
2020-11-10連帶責任征信多久能消除
2020-12-31派遣員工如何中止合同
2020-11-26競業限制在合同中有效嗎
2020-12-26辭退實習期員工違法嗎
2020-11-16什么情況公司不能勸退員工
2021-03-22退休前欠的工資屬勞動爭議嗎
2021-03-01拖欠農民工工資單位沒錢怎么辦
2021-03-10建筑工程保險的除外責任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01保險合同必須要有保險經紀嗎
2021-03-06單位能否成為人身保險合同的受益人
2021-03-12車主無責保險拒賠車損合法嗎
2020-11-14事故中汽車失火保險公司會賠嗎
2020-12-19保險公司的組織形式是怎樣的
2020-12-06保險公司賠償責任的歸責原則是什么
2021-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