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刑事案件當事人有權申請回避的情形
在刑事訴訟活動過程中,參與訴訟活動的當事人(即被害人、自訴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附帶民事訴訟的原告人和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發現負責本案的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以及翻譯人員、鑒定人員、書記員存在應當回避的情形而沒有自行回避的時候,可以依法向有關機關申請上述六種人員不得參與本案的訴訟活動。
按照《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回避的條件是:
(1)是本案的當事人或者是當事人近親屬的。
(2)本人或者他的近親屬和本案有利害關系的。主要是指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或者他們的近親屬與本案處理結果存在法律上的利害關系,因而也可能影響案件客觀公正地審理..所以他們應當回避,不再參與案件的處理。
(3)擔任過本案的證人、鑒定人、辯護人、訴訟代理人的。由于他們在案件中曾有過這樣的身份,執行過或履行過一定的任務或義務,因而可能對整個案件或案件的某個事實已形成自己的看法。如果他們再以辦案人員的身份處理該案件,就有可能會影響案件事實的正確認定和公正處理,因而也應當回避。
(4)與本案當事人有其他關系,可能會影響公正處理案件的。所謂其他關系,是指近親屬關系和利害關系以外的某種關系,諸如交往密切的上下級關系、同學關系、朋友關系等等。另外,按照《刑事訴訟法》的規定:“人民法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重新審判案件,應當另行組成合議庭進行。”因此,曾是原合議庭成員的,在案件重新審理時,也應自行回避。
(5)接受當事人及其委托人的請客送禮,或違反規定會見當事人及其委托人的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和偵查人員也必須回避。如有上述情形,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在刑事訴訟的各個階段都可提出申請回避。如遇駁回申請回避的決定,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還可以申請復議一次。
二、申請回避權是訴訟當事人享有的一項權利
在訴訟中,當事人認為審判人員、書記員、翻譯人員、鑒定人員或勘驗人與本案有利害關系或者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公正審判的,有權申請審判人員回避。
當事人申請回避,應當說明理由,在案件開始審理時提出;回避事由在案件開始審理后知道的,應當在法庭辯論終結前提出。
對當事人提出的回避申請,人民法院應當在3日內以口頭或者書面形式作出決定。當事人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
當事人的辯護人、訴訟代理人不直接享有申請回避權,需要當事人的授權。
司法人員因與案件或案件當事人有某種特殊關系而不得辦理該案件。目的是防止徇私舞弊或發生偏見,以有利于案件的公正審理。
從上面律霸網小編為大家介紹的關于刑事案件的當事人有權申請回避,相信大家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律霸網小編提醒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自己處理一些回避問題,這個國家部門都是有著相應的規定的,大家可以多去了解。更多相關法律問題可以咨詢律霸網的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職工不服勞動仲裁該怎么去處理
2021-01-03延邊州涉外婚姻拒簽案例分析
2020-12-18婚前協議公證有哪些程序,該怎么辦理
2020-12-18不給撫養費怎么強制執行,法院強制執行措施有哪些
2021-03-24南京辦理勞動關系轉移的備案新政是怎樣的
2021-02-09婚姻關系確認案件能否使用調解
2020-11-09校園霸凌到底該如何預防
2021-01-16勞動合同到期不續簽有補償嗎
2021-01-09違反《勞動法》有關勞動合同規定的賠償辦法
2020-12-12公司可以內部調動勞動合同的變更與解除嗎
2020-11-23員工收到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書可以采取什么措施
2021-02-20員工產假期間合同到期單位不續簽違法嗎
2020-11-15公司上班試用期提離職不批準怎么辦
2021-02-19某公司訴保險公司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1-02-04五五分成保險是怎樣賠償的
2021-01-17患抑郁癥自殺能獲得意外險理賠嗎
2021-03-21保險理賠程序常識
2021-02-11車輛未按時年檢保險公司一定不用賠償嗎
2021-03-11保險代理人和保險經紀人禁止哪些行為
2021-01-19關于保險受益權問題的研究
2021-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