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婚后有債務需要對方分擔嗎?
根據《婚姻法》第四十一條規定:離婚時,原為夫妻共同生活所負的債務,應當共同償還。共同財產不足清償的,或財產歸各自所有的,由雙方協議清償;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
由此可以看出離婚時夫妻共同生活所負債務屬于法定的共同債務,應由夫妻雙方承擔償還義務,如果共同財產不足以清償債務時,由雙方協商確定,協商不成由法院判決確定各自的承擔比例,但需要指出的是此處的協議清償和判決承擔只對夫妻之間產生約束力,不能對抗第三人。換言之債務人起訴要求償債義務,仍然要按照共同債務處理,夫妻中實際承擔還款義務一方有權要求另一方按協議或法院判決分擔相應份額。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二十四條規定:債權人就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夫妻一方以個人名義所負債務主張權利的,應當按夫妻共同債務處理。但夫妻一方能夠證明債權人與債務人明確約定為個人債務,或者能夠證明屬于婚姻法第十九條第三款規定情形的除外。
婚姻法第十九條第三項規定,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約定歸各自所有的,夫或妻一方對外所負的債務,第三人知道該約定的,以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財產清償。
上述兩個規定表明,婚姻關系存續期間以一方名義所欠的債務,原則上應當認定為夫妻共同債務,應該由夫妻共同償還。但是,如果夫妻一方能夠證明該債務確為欠債人個人債務或債權人明知夫妻約定財產各自管理的,那么未欠債的婚姻關系當事人可以對抗債權人的請求。
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下列財產,歸夫妻共同所有:
(1)工資、獎金;
(2)生產、經營的收益;
(3)知識產權的收益;
(4)因繼承或贈予所得的財產,但遺囑或贈予合同中確定只歸夫或妻一方的財產除外;
(5)其他共同所有的財產。
夫妻共同財產包括夫妻雙方或者一方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取得的勞動收入和其他合法收入、受贈的財產、繼承的財產等。
離婚后有債務需要償還的情況只存在于共同債務當中。對于夫妻共同債務在法院判決之后,由雙方共同償還直至債務關系解除為止。如果是由一方在離婚后所產生的債務問題,那么另一方并沒有償還的義務,如果另一方能夠證明債務不屬于共同債務則不需要共同償還。
離婚后債務問題應該怎么處理?
兩個公司資產混在一起,無法區分時,債權債務應如何認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非法行醫罪與醫療事故罪的區別是什么
2020-11-29房地產開發法律顧問合同
2021-02-02法律援助機構的法律援助能做什么
2021-02-28公司減資后股東可以收回出資嗎
2021-02-16執行異議復議規定的基本原則和10個核心問題解讀
2021-01-09交通事故中沒有足夠的搶救費用該怎么辦?
2021-01-26男方不給撫養費要坐牢嗎
2021-01-19贍養費標準的法律依據是什么
2020-11-13企業經營不善降薪是否違法
2020-11-30房屋未過戶,房屋征收補償歸誰所有
2021-02-06合同終止協議書有效嗎
2021-01-29保險合同成立疑難問題研究
2020-11-26什么是保單的現金價值
2021-01-27保險索賠有什么規定
2021-03-03投保人死亡后怎樣變更投保人
2020-12-18論責任保險中第三人的保險金給付請求權有什么規定
2021-01-11出讓土地的房子要開自建證明嗎
2021-02-22出讓土地使用權轉讓的概念及條件是什么
2020-12-09當地拆遷方沒有公布拆遷補償方案合法嗎
2021-01-23拆遷補償協議是誰簽的
2021-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