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當事人可解除雙方合同的情況有哪些
《合同法》第93條當事人協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
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解除合同的條件。解除合同的條件成就時,解除權人可以解除合同。
第94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屆滿之前,當事人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主要債務;
(三)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主要債務,經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內仍未履行;
(四)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債務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
(五)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95條規定法律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解除權行使期限,期限屆滿當事人不行使的,該權利消滅。
法律沒有規定或者當事人沒有約定解除權行使期限,經對方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內不行使的,該權利消滅。
第96條規定當事人一方依照本法第93條第二款、第94條的規定主張解除合同的,應當通知對方。合同自通知到達對方時解除。對方有異議的,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確認解除合同的效力。
二、合同解除后仍有效的條款
合同終止,合同條款也相應的失去其效力。但是如果該合同尚未結算清理完畢,合同中約定的結算清理條款仍然有效。
結算是經濟活動中的貨幣給付行為,結算的方式主要有:
第一、銀行匯票結算。銀行匯票是匯款人將款項交存銀行,由銀行簽發給匯款人持往異地辦理轉賬結算或支取現金的票據。
第二、商業匯票結算。商業匯票是收款人或者付款人(或承兌申請人)簽發,由承兌人承兌,并于到期日向收款人或被背書人支付款項的票據。
第三、銀行本票結算。銀行本票是申請人將款項交存銀行,由銀行簽發給其憑以辦理轉賬結算或支取現金的票據。
第四、支票結算。支票是銀行的存款人簽發給收款人辦理結算或委托開戶銀行將款項支付給收款人的票據。
第五。匯兌。匯兌是匯款人委托銀行將款項匯給外地收款人的結算方式。
第六、委托收款。委托收款是收款人委托銀行向付款人收取款項的結算方式。如果當事人在合同中約定了結算方式,合同終止后,應當按照約定的方式結算。
清理指對債權債務進行清點、估價和處理。如果合同中約定了進行清理的主體--比如某會計師事務所、某財產評估機構,清理的范圍--比如是固定資產、流動資金,還是庫存產成品,以及清理的方法--比如按照政府定價還是市場價,應當按照合同約定進行清理。
合同有成立的時候,那必然也就有解除的時候,一般合同的解除都是建立在當事人協商一致的基礎上,但除此之外其實滿足了約定的解除條件,那也是可以解除合同的。這比較常見的就是一方有嚴重違約行為,導致合同無法繼續履行下去,從而不得不解除合同。
根本違約解除合同損害賠償
單方解除合同有哪些法定情形
合同解除的條件是什么,解除合同的法律依據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萌輝律師,畢業于西北政法大學,中華全國律師協會會員,陜西律師協會會員,陜西唯成律師事務所專職律師。 ? 待人誠懇,做事嚴謹,思維縝密,責任心強,具有扎實的法律基礎功底和辦案經驗。忠實規范的服務于當事人,贏得當事人的極大信任及一致好評。 ? 主要業務領域 ? 訴訟:房地產糾紛、債權債務、合同糾紛、婚姻繼承、交通事故、各類侵權損害賠償及公司法律顧問等。 ? 非訴: ? 1、協助公司同相關經濟主體談判、簽訂協議、合同等,提供合同風險防范方面有關的一般性法律服務; ? 2、起草、審查公司各類合同; ? 3、企業規章制度的方案設計與合法性審查。 ? 執業理念:受人之托,忠于之事。 ? 主要業務范圍: 1、接受法律咨詢; 2、代寫法律文書:律師函、合同、協議、訴訟法律文書等; 3、代為查詢:查詢個人信息、企業注冊信息; 4、訴前調解; 5、接受委托,進行民事、刑事案件的代理或辯護。 ? 辦公地址:渭南市大荔中心廣場新華書店二樓.
勞動爭議案件可以先予執行嗎
2021-01-21小孩給狗咬傷怎么賠償
2020-12-05擔保合同能否約定獨立效力
2020-12-12央視曝銀行卡黑市,銀行卡被盜怎么維權
2021-01-25探望權法院的裁判標準是怎樣的
2020-11-13交通違章不處理會上征信嗎
2020-12-17農村住房可以登記為個體戶經營場所嗎
2020-12-03延長醫療期后解除合同如何賠償
2021-03-01員工收到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書可以采取什么措施
2021-02-20企業有過錯工傷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1-02-20競業限制對夫妻同樣有效嗎
2021-02-03聘用的臨時工是否存在勞動關系
2021-01-25工傷賠償與解除勞動關系
2020-12-01實習期離職需要提前多久
2021-01-06勞動調解后用人單位拒不履行怎么辦
2021-03-02勞動者維權要提供證據嗎
2020-11-15妻子代簽的名這份人身保險合同有效嗎
2021-01-15保險公司理賠時會查證件的真假嗎
2021-02-28車上人員險何時不賠償
2021-01-09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制定原則
2020-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