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程序是指行政主體在實施行政行為時經歷若干步驟,采取一定形式和方法,在法定期限內,按一定順序完成的過程。然而,由于目前我國尚未有統一規范的行政程序法,加上一直以來“重實體,輕程序”傳統思想的影響,行政主體在執法過程中不重視行政程序,甚至違反法定程序的現象時有發生。常見的程序違法的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步驟欠缺
即某行政法律行為的作出應依行政法規規定的步驟進行,但行政主體違法而未采取或履行相應的步驟。法律通過規定行政程序以規范行政權力運行的軌跡,為行政主體設定相應的程序性義務,作為行政主體必須按部就班、不折不扣地履行,其中就包括行政程序不得跳越,即行政主體不能遺漏、疏忽法律預先設立的行政程序而進行活動,否則勢必會侵犯行政相對方的權利,影響法律的公正與嚴肅。
2.順序顛倒
即行政主體違反法律規定的先后順序作出行政行為而構成的違法。行政程序是由若干個步驟、階段在時間上延續所構成,如同鏈條一環緊扣一環,從而保證行政程序法律關系主體的活動順利進行,因而行政程序不得顛倒,即行政主體不能先進行后面的行政程序,再進行前面的行政程序,否則將會導致行為無效。
3.形式違法
即行政法律行為的作出應當采取某種法定形式而未采取,或采取了法律禁止的形式,構成程序違法。隨著行政法的進一步健全和完善,對行政行為的法定形式的要求也愈加嚴格,一方面是為了監督行政主體的執法,另一方面也是為了更好地保障相對人的合法權利。然而,由于我國的行政法規建設起步較晚,人們的法律意識還比較淡薄,以致現實生活中違法現象時有發生。
4.時限違法
即行政法律行為的作出超過法定的時間限制,從而構成違法。為了保證行政活動的高效率,行政程序的各個環節應當有時間上的限制,如《行政處罰法》第四十二條第二款規定:“行政機關應當在聽證的七日前,通知當事人舉行聽證的時間、地點。”而在我們“依法行政”的建設過程中,行政主體沒有按照法律規定操作的現象并不鮮見,如行政主體沒有按照法律規定的期限給予當事人充分答辯時間和出席陳述時間;或未按法定期限作出裁決,既不通知當事人也不經批準延期的;或已過追訴時效仍追究相對人法律責任的等等。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注冊資本必須是現金嗎
2021-01-13有房貸的房子能進行反擔保嗎
2021-01-15欠條、借條和收條的法律效力
2020-11-08交通事故從起訴到發傳票是多少天?
2021-03-19交通事故訴訟的有效時限
2020-11-23房屋中介欺詐怎樣投訴
2021-03-05哪些勞動合同無效?
2021-01-11哪些原因會導致人身保險合同終止
2021-02-04保證保險合同法律適用問題研究
2020-12-26倉儲物保險的代位求償權
2021-02-12保險法對保險欺詐規定了三種仲裁方式
2020-12-20如何進行保險索賠呢
2021-01-13固定資產保險費如何計算
2021-03-25保險代理人的職責是什么
2021-03-04土地承包經營權是用益物權不屬個人遺產能不能繼承
2021-01-15國有劃拔宅基地可以買賣嗎
2021-01-07如何計算土地出讓金
2020-11-27保障房資金可以用于征地拆遷嗎
2020-12-082020年拆遷新規實施時間
2021-02-19公租房拆遷政策是怎樣的
20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