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處罰公開原則
《行政處罰法》第4條第3款規定:“對違法行為給予行政處罰的規定必須公布;未經公布的不得作為行政處罰的依據。”任何法律都要遵守一定的立法程序才能發生法律效力。根據行政處罰法的規定,行政處罰的實施過程也要公開,這是公開原則的一個重要方面。
行政處罰與教育相結合的原則
《行政處罰法》第5條規定:“實施行政處罰,糾正違法行為,應當堅持處罰與教育相結合,教育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自覺守法。”既要發揮處罰的威懾、懲罰作用,又要發揮教育、引導作用,建立一個良性的行政管理體制。
保障當事人合法權益的原則
《行政處罰法》第6條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行政機關所給予的行政處罰享有陳述權、申辯權;對行政處罰不服,可以依法中請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因行政機關違法給予行政處罰受到損害的,有權依法提出賠償要求。”行政機關依法對違法行為給予行政處罰是為了維護正常社會經濟秩序和社會生活秩序,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但是這并不意味著可以非法損害違法行為嫌疑人的合法權益。
行政處罰法定原則
《行政處罰法》第3條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違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為,應當給予行政處罰的,依照本法由法律、法規或者規章規定,并由行政機關依照本法規定的程序實施。沒有法定依據或者不遵守法定程序的,行政處罰無效。”這就是行政處罰法定原則,是行政處罰最重要的原則,也是依法對行政處罰提出的根本要求。它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含義:
1.對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實施行政處罰必須有法定的依據。
2.行政處罰只能由行政機關或者其他有權機關實施。
3.實施行政處罰必須遵守法定的程序。
行政處罰公正原則
《行政處罰法》第4條第2款規定:“設定和實施行政處罰必須以事實為根據,與違法行為的事實、性質、情節以及社會危害程度相當。”這就是行政處罰公正原則。
行政處罰不免除應依法承擔的民事責任、不得以行政處罰代替刑事處罰的原則
《行政處罰法》第7條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因違法行為受到行政處罰,其違法行為對他人造成損害的,應當依法承擔民事責任。違法行為構成犯罪的,應當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不得以行政處罰代替刑事處罰。”行政法律責任、民事法律責任和刑事法律責任構成了我國的法律責任制度,這三種法律責任的性質是不相同的,不能相互代替。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價格欺詐的消費者的賠償標準
2020-11-15購物平臺商家刷好評刪惡評怎么罰款
2020-12-23離婚調解怎么進行
2021-01-05什么是離婚協議,離婚協議能否反悔
2021-02-07如何理解婚前財產的自然增值
2021-01-26交通事故賠償款一直不下來怎么辦
2020-12-09欠招行5萬逾期1年怎么處理
2021-02-18商業銀行阻礙相關機構檢查監督的要罰款嗎
2020-11-22債務人在債權轉讓時的抗辯權的規定
2020-11-25合同擔保方式有哪些
2021-01-04反家暴法規定:哪些行為算家暴
2020-12-10工傷官司到最后也無法確立勞動關系怎么辦
2021-01-31本案海上貨物運輸保險人的代位求償權能否成立
2020-12-21保險合同解除的特征是怎樣的
2020-11-20買保險沒驗車保險公司給賠嗎
2020-12-06保險合同的特約條款包括哪些
2021-01-31出口買方信貸保險
2021-02-09保險受益權的主體
2021-03-10保險受益權之定性分析
2020-12-16土地出讓合同可以公開查詢嗎
20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