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委托保管的東西高價出賣是無因管理還是不當得利
如果將委托保管的東西高價出賣,是一種無權處分。
不當得利的構成要件有如下四點:
(一)一方面取得財產上的利益
取得財產上的利益,是指因一定事實而增加財產總額。
不當得利的成立須以一方取得財產利益為首要條件,若僅致他人損害,而自己并未獲得利益,即使負賠償責任,也不構成不當得利。
此處的利益,既包括財產的積極增加。財產的積極增加,是指權利的增強或義務的消失,使財產范圍擴大,如取得所有權、知識產權、所有權上負擔的除去等;財產的消極增加,是指財產本應減少卻因一定事實而未減少所產生的利益,如本應支出的費用而沒有支出,實際上等于增加了財產。
(二)他方受有損失
指因一定的事實,使他人的財產總額減少。若僅有一方獲利而無他方受損,則不能構成不當得利。
此處的損失,既包括財產的減少,也包括財產的消極減少。財產的積極減少,是指現存財產的減少。財產的消極減少,是指財產本應增加而未能增加。
(三)取得利益與受損失之間有因果關系
不當得利的成立,以利益和損失之間存在因果關系的條件。即一方受損是他方獲利所致。至于損失與利益的范圍大小是否一致,形態是否相同,在所不問。
在返還利益時,利益小于損失的,以利益為準,利益大于損失的,以損為準。超出損失部分的利益,在扣除有關費用后,收繳國庫。
(四)沒有法律上的依據
沒有法律上的依據,是指獲得利益沒有法律上的依據。可見沒有法律的依據,是對于獲得利益而言的,并不要求取得權力或財產也無合法依據。如加工人取得加工物的所有權是合法依據的,但他取得的該項利益卻無法律上的依據,因此,應按不當得利制度返還該項利益。
如果取得利益有法律上的依據,即使相對人受有損失,也不構成不當得利,如贈與。沒有法律上的依據,即包括取得利益時沒有依據,也包括利益取得時有依據,爾后該依據消滅。如果買賣被撤銷,一方從對方獲得的財產應當返還給對方。
不當得利的成立須以一方取得財產利益為首要條件,若僅致他人損害,而自己并未獲得利益,即使負賠償責任,也不構成不當得利。如果你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地役權與其他用益物權一并轉讓是如何的
2021-02-18員工下班后在公司宿舍摔傷算工傷嗎
2021-02-04關于建筑糾紛工程量鑒定的規定
2020-11-14父母贈與兒子兒媳房產可以反悔嗎
2020-12-12私人集資房是否可以買,私人集資房合法嗎
2020-12-09國有土地使用證到期該怎么做
2020-12-11用人單位在什么情況下可以單方面解除勞動合同?
2020-12-31勞動合同和勞務協議屬于什么區別
2021-03-02離職了怎樣才可以拿到經濟補償金
2021-02-01保險公司的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是怎樣的
2021-02-19國際貨物保險之海上貨運保險合同的程序
2020-11-29再保險分出人應收分保賬款的主要內容
2021-02-25岑某訴某保險公司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1-01-15進出口貨運保險怎樣安全省費
2020-11-22司法鑒定保險傷殘標準等級是如何劃分的
2020-12-15《保險法》司法解釋(一)
2020-12-16新保險法有沒有規定保險公司免責條款無效
2021-01-06人身保險中的常見問題
2021-01-30工廠承包合同怎么寫
2021-01-19對拆遷補償方案的復議怎么提出
2020-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