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對行政執行原理的闡述與制度的構建都存在相當的分歧,很多問題亟待澄清和解決。實踐中凸顯的種種難題在于理論上的混亂和模糊。要甄別有關行政執行的相關概念,首先要闡清執行的性質,并以此進一步研究各種執行權的性質與范圍。我們所討論的執行是指對生效法律文書的實施。所謂執行,即強制執行,與履行相對應。履行指當事人自動完成法律義務,是主動行為;執行則指在當事人不主動履行特定義務的情況下,由有權機關采取執行措施強制當事人履行義務或達到與履行義務相同的狀態。執行具有以下特征:第一、以國家強制力為后盾;第二、執行依據是生效的法律文書;第三、執行對象是人身、財產或行為。執行是依據法定程序與方式進行的,采取的措施也依據法律規定,從而與履行相區別。根據我國的立法,三大訴訟法都規定了對法院判決的執行,分別是刑事訴訟執行、民事訴訟執行與行政訴訟執行。行政訴訟執行出現較晚。行政訴訟執行包括行政判決執行與行政裁定執行。
行政裁定的執行主要是法院用來解決行政訴訟過程中的有關事項,因此本文中不將其作為研究對象。行政判決執行所執行的依據是生效的行政判決書、行政賠償判決書。在行政執法中,行政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設定的義務未得到履行情況下存在強制執行,即行政強制執行,行政強制執行概念的出現是從行政行為角度來界定的。雖然學界對行政強制執行的定義也存在爭議,如有的學者認為行政強制執行是行政強制的下位概念,行政強制還包括即時強制和其他行政強制,但行政訴訟執行與行政強制執行從本源上講顯然是完全不同的概念。行政強制執行包括行政機關強制執行與行政機關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兩者的關系:行政機關享有強制執行權的根據只能是法律或者法規。規章及規章以下的規范性文件無權授予行政機關擁有強制執行權;但并非依法享有強制執行權的行政機關都不得向人民法院提出執行申請,法律、法規規定行政機關可以選擇自行強制執行,也可以選擇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的,行政機關選擇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人民法院應當立案受理。
在行政訴訟中,當事人不履行法院的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時,產生強制執行,即訴訟執行。行政機關在當事人不履行生效具體行政行為時,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即非訴執行。我國行政訴訟法中將這兩種由人民法院實施的強制執行統稱為“行政案件執行”,簡稱行政執行。行政執行與行政強制執行雖然是從不同角度界定的,但都是為實現某種法律義務并依一定程序實施的強制執行,而且有重合部分。行政執行由行政訴訟執行和非訴行政執行構成,行政強制執行由行政機關申請法院強制執行和行政機關自行強制執行構成,因此,非訴行政執行即行政機關申請法院執行具體行政行為是二者的交集。行政判決執行與行政執行和行政強制執行相比較其概念與外延較為單一,但確是行政執行制度的核心,只有在對行政判決執行認真研究的基礎之上,結合我國司法和行政實踐的國情特點,才能重新構建行政執行制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輕傷二級已立案派出所一般怎么處理
2020-11-07法人獨資企業公司章程范本
2021-01-23公司合并后的稅務事項該怎么處理
2021-02-04吸毒被拘留之后還可以開具無犯罪記錄證明嗎
2021-01-14強制執行公證
2020-12-24財產保全錯誤情形探討
2021-03-08離婚后財產糾紛案訴訟時效
2020-12-21家庭暴力離婚財產如何分割
2021-03-14分公司負責人能否被執行
2021-02-10委托律師合同能解除嗎
2020-12-05合同不能履行可否因為疫情免責
2021-03-06行政案件可以立案嗎
2020-11-29公攤面積最后被用到了什么地方你造嗎
2021-02-06事實勞動關系屬于勞動關系嗎
2021-03-21外包勞務審計流程怎么進行
2021-01-21以房養老和養兒防老哪個更告譜
2020-11-26猝死在不在意外險理賠范疇
2021-02-08保險合同的法律特征有哪些
2020-12-31法院受理人身保險糾紛的訴訟費由誰負擔
2021-01-05車展試駕出事故,保險公司和4S店共擔責
2021-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