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
經黃某介紹,陳某與張某(某保險支公司法定負責人)、王某(某保險支公司辦公室主任)相識,雙方協商借款事宜。張某開具了一張150萬元的借條給陳某,該借條上加蓋了某保險支公司的印章,王某亦在借條上簽了字。后陳某起訴至法院,請求判令某保險支公司償還借款。公司答辯主張借款直接轉入張某與王某的私人賬戶,也實際為他們個人所用,與公司無關。借條上蓋公司印章,是時任公司總經理張某、公司辦公室主任王某利用職務之便所為,公司不應承擔還款責任。
【分歧】
對于保險支公司是否需要承擔還款責任,有二種不同意見:
第一種意見認為保險支公司在借條上蓋章,實際上是一種擔保行為,因未約定擔保方式及范圍,保險支公司應當與債務人承擔連帶責任。
第二種意見認為公司是否承擔責任,取決于陳某是否明知借款實為張某、王某個人所借,如果明知,陳某與張某、王某的行為屬于“惡意串通,損害公司利益”,公司不承擔責任;如果不明知,張某作為法定負責人加蓋公司印章借款的行為構成“表見代理”,公司應當承擔還款責任。
【分析】
筆者同意第二種意見,理由如下:
本案關鍵在于借條上加蓋公章的行為如何定性,筆者認為應就具體案件情況進行分析。就本案而言,首先,不能認定為擔保。從物證看,借條上公司蓋章處并未注明擔保人、保證人等字樣,而是直接蓋在張某、王某簽名旁邊;從當事人主張看,原告陳某是將保險公司作為借款人起訴,雙方當事人均未提及擔保事宜;從法律規定看,根據《擔保法》第十條規定:“企業法人的分支機構、職能部門不得為保證人。企業法人的分支機構有法人書面授權的,可以在授權范圍內提供保證。”本案中,某保險支公司并未取得總公司的書面授權,其不具備擔保的主體資格。因此,本案借條上蓋有支公司印章不能推定為擔保。
其次,根據日常書寫習慣,借條上落款處未注明借款人、保證人的,一般視為借款人。保險支公司法定負責人張某和支公司印章保管人王某擅自對外使用公司印章的行為可以構成“表現代理”,善意第三人可以向公司主張權利,但第三人明知兩人無權處分除外。本案中,如有證據證實陳某明知借款為張某、王某私人所借,其擅自使用公司印章行為屬于越權,則構成雙方惡意串通,損害公司利益,公司不承擔責任;如無證據證實陳某明知,則可構成“表現代理”,公司仍需承擔責任。
綜上,第二種意見符合法律規定和事實認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飛機上乘客死亡如何處理
2020-12-05常見交通違法處罰新規
2020-12-19發明專利審查的具體步驟
2021-01-09賣方逾期交貨能雙倍要求返還定金嗎
2020-11-27夫妻欠債協議書怎么寫
2020-11-16想離婚怎么進行外遇取證
2021-01-16事業單位集資建房屬于什么性質
2021-02-12哪些情形可以變更勞動合同,變更勞動合同要注意什么
2021-03-10家里雇傭的保姆虐待孩子能否被訴虐待罪
2020-11-13這種情況能否獲得人壽保險公司經濟補償
2021-02-02酒后駕車被撞死 保險公司可拒賠
2020-12-05打瞌睡保險公司賠償嗎
2021-03-19代理公司未及時出保單 保險公司被判承擔理賠
2021-02-03保險公司如何評級
2020-11-09農村土地流轉承包到期后怎么辦
2021-01-22拆遷安置房是否可以購買
2020-11-30房屋拆遷委托書都有哪些內容
2021-01-22征地拆遷中怎樣維權
2021-01-02剛買了房子就聽說會被拆遷怎么辦
2020-11-08被拆遷人需要以拆遷補償款支付購房款需提供哪些文件呢
2021-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