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國家賠償與公務員個人賠償在立法界線上是基本清楚的,但由于對法律條文理解不一,仍有商討余地。《民法通則》第121條規定:“國家機關或者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在執行職務中,侵犯公民、法人的合法權益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行政訴訟法》第68條規定:“行政機關或者行政機關工作人員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造成損害的,由該行政機關或該行政機關工作人員所在的行政機關負責賠償。行政機關賠償損失后,應當責令有故意或者重大過失的行政機關工作人員承擔部分。
或者全部賠償費用。“顯然,民法通則只是籠統地規定了公務侵權應承擔的民事責任,并未明確區分國家賠償責任與公務員個人責任。而行政訴訟法的規定,雖明確了國家機關或公務員侵權應承擔國家賠償責任而非公務員責任,但適用范圍僅限于行政機關具體行政行為侵權所造成的損害。我們并不能由此推斷出所有執行公務的侵權行為均應由國家單獨負賠償責任,而不及于公務員。
從以上三種請求賠償的途徑可以看到,各國國家賠償制度中均對國家侵權行為進行了大致劃分,第一,與公務完全無關的公務員個人侵權行為,受害人對此類行為無國家賠償請求權,只能通過民法向公務員個人請求賠償,這在我國同樣適用。即對公務員個人行為受害人有權向公務員個人請求賠償。第二,國家機關及工作人員各類執行職務過程中的侵權行為,且公務員在執行職務中有故意或惡意。受害人既可向公務員個人請求民事賠償,也可以向國家請求賠償。司法機關不得排斥受害人的選擇訴權。第三,國家機關及公務員的純公務行為,造成特別損害的,公務員有故意或重大過失的公務侵權行為,或公務員只有輕過失的公務侵權權行為,均由國家負責賠償。受害人不得向公務員個人請求賠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加盟合同欺詐 合同可撤銷
2021-02-13施工沒砸到人能要求賠償嗎
2020-12-09發生人事爭議如何解決
2020-11-18彩禮糾紛該如何處理
2021-03-18集體所有的不動產和動產包括什么
2020-12-16網上交通違章多久時間處理完
2021-01-21婚姻法解釋三
2021-01-09夫妻離婚后,未與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是否還有監護權
2021-01-12我國各省市交通事故精神損害撫慰金賠償標準
2021-02-01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與故意殺人的界限
2021-03-22主合同找不到了擔保合同還有效嗎
2021-03-19合同內容前后矛盾如何處理
2021-03-05集資房要注意什么問題
2020-12-31境外單位是否適用勞動法下的競業限制單位
2021-01-01強制解除勞動關系怎么賠償
2021-01-26暑期工7天試用期無工資合法嗎
2021-02-06培訓機構教師試用期工資標準
2021-01-22掛靠車輛出事故的保險費保險公司賠不賠
2020-12-12航班延誤險的規定
2021-02-24飛機托運行李丟失如何賠償
2021-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