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體要件。
實施行政侵犯行為的人,必須是在行使行政職權的過程中,侵犯了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合法權益的行政機關及行政執(zhí)法人員。具體包括:
(1)行政機關、法律法規(guī)授權的組織及其行政執(zhí)法人員;
(2)受行政機關委托執(zhí)行行政職務的管理機構及其人員;
(3)自愿協(xié)助行政事務的人員。
(二)行為要件。
行政侵權行為是行政賠償責任最根本的前提要件。行政侵權行為必須同時具備以下兩個條件:
(1)必須是執(zhí)行行政職務的行為。既包括行政主體本身直接做出的職務行為,也包括行政工作人員或者受委托組織所做出的履行職務的行為。
(2)必須是在法定的職責范圍內(nèi)行使職權,違法侵犯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造成損害的行為。
(三)損害事實。
損害的發(fā)生是行政賠償責任產(chǎn)生的基礎條件。損害包括人身損害與財產(chǎn)損害。
(1)必須是已經(jīng)發(fā)生的、確實存在的損害。對于某種將來可能發(fā)生也可能未發(fā)生的不確定狀態(tài)的損害,不能請求行政賠償。
(2)損害必須是直接損害,不包括間接損害。
(四)因果關系。
只有當行政機關及其執(zhí)法人員違法行使行政職權的行為與行政相對人的損害事實之間存在因果關系,行政機關才承擔賠償責任。但有下列情況之一的,行政機關不承擔賠償責任:
(1)行政機關工作人員與行使行政職權無關的個人行為;
(2)因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自己的行為致使損害發(fā)生的。
行政賠償?shù)暮x及范圍
行政賠償是指國家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違法行使職權侵犯公民、法人及其他組織合法權益造成的損害。其賠償范圍是:
(1)違法拘留或者違法采取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行政措施的;
(2)非法拘禁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剝奪公民人身自由的;
(3)毆打或者以其他暴力行為造成公民身體傷害的;
(4)違法使用武器、警具造成公民身體傷害的;
(5)違法罰款、吊銷許可證和執(zhí)照、責令停產(chǎn)、停業(yè)、沒收財物的;
(6)違法對財產(chǎn)采取查封、扣押、凍結等行政強制措施的;
(7)違法征收財物、攤派費用的;
(8)造成公民身體傷害或者侵犯財產(chǎn)權造成損害的其他違法行為。
該內(nèi)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yī)療糾紛發(fā)生后當事人可以選擇的解決途徑是什么?
2021-02-07行政相對方的義務是什么
2021-01-21放棄專利權的情形有哪幾種
2021-02-25主債務部分還清抵押權如何處理
2021-01-14交通事故的法醫(yī)鑒定
2020-11-25車輛遺產(chǎn)繼承過戶費用
2021-03-08自己家修的路不準他人用違法嗎
2020-12-11房屋所有人可以為他人設立居住權嗎
2021-03-22勞務外包是同工同酬嗎
2020-12-22員工上班打游戲可以開除嗎
2020-11-29人身保險的被保險人是什么意思
2020-11-10患宮外孕不屬保險公司列舉式條款免責范圍
2020-11-25哪些事故車輛可以申請報廢找保險賠償
2021-01-23工程質(zhì)量保險怎么投保
2021-03-10保險合同是附條件的合同嗎
2020-12-09“忠誠”也可保險嗎
2021-03-05城鎮(zhèn)居民是否可以土地流轉
2021-03-25土地流轉補償金是多少
2020-11-26營業(yè)房拆遷補償不合理該如何維權
2021-01-03宅基地沒蓋房拆遷怎么補償
2021-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