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延還款債務人的義務有哪些
遲延履行是否導致合同的解除,應首先取決于遲延是否嚴重。如果時間因素對當事人的權利義務至關重要,則違反了規定的交貨期限將導致合同目的不能實現,應允許合同解除。如果時間因素對合同并不重要,遲延造成的后果也不嚴重,則在遲延以后,不能認為遲延造成合同目的落空而解除合同。當然,在確定遲延是否嚴重時,還應考慮到遲延的時間長短問題、因遲延給受害人造成的實際損失等。從實際情況來看,對于遲延履行是否構成根本違約,還應區別幾種情況分別處理:
1、雙方在合同中確定了履行期限,規定在履行期限屆滿后,債權人可以不再接受履行。在此情況下,期限條款已成為了合同最重要的條款,因此,債務人一旦遲延,債權人有權解除合同。
2、如果履行期限構成了合同必要的因素,不按期履行,將會使合同目的落空,則遲延后應解除合同。例如,對于季節性很強的貨物,如果遲延交貨,將影響商業銷售,債權人有權解除合同。
3、遲延履行以后,債權人能夠證明繼續履行無任何利益,也可以解除合同。如債權人證明,因為債務人遲延時間過長,市場行情發生重大變化,繼續履行將使債權人蒙受重大損失,則應允許解除合同。當然,如果遲延時間很短,市場行情在履行期到來時已發生變化,買受人在按時得到貨物的情況下也要遭受與遲延履行相同的后果,則不能認為遲延已造成不利益。
4、履行遲延以后,債權人給予債務人以合理的寬限期,在合理的寬限期到來時,債務人仍不履行合同,則表明債務人具有嚴重的過錯,債權人有權解除合同。
債務人不適當履行怎么處理
不適當履行是指債務人交付的貨物不符合合同規定的質量要求,即履行有瑕疵。不適當履行是否導致合同的解除,在各國立法中具有明確的限制。大陸法判例和學說大都認為必須在瑕疵是嚴重的情況下才可以解除合同。如果瑕疵并不嚴重,一般要求采取降價和修補辦法予以補救,而并不宣告合同解除。
如果瑕疵本身能夠修理,非違約方有權要求違約方修理瑕疵。給予非違約方要求修理瑕疵的權利,實際上使他獲得修補瑕疵的機會,從而避免合同被解除。根據我過的規定,在交付有瑕疵的情況下,首先應確定是否能采用修理、替換方式,如果能夠修理、替換,則不僅能夠實現當事人的訂約目的,使債權人獲得他們需要的物品,而且也因為避免了合同的解除,從而有利于鼓勵交易。
綜上述,不得不說,債務人遲延履行的很多時候都會導致合同的解除,此時肯定就無法實現合同的目的了,對當事人來講影響是比較大的。而要是因為債務人遲延履行的話,則債權人可以依法追究債務人的違約責任。更多相關法律問題,律霸網提供專業法律咨詢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權轉讓糾紛公司能否作為被告
2020-12-25知識產權入股公司解散可抵債嗎
2021-02-11中止探望權如何行使
2020-12-06拒收事故認定書怎么處理
2021-01-14遺產的分配配偶占多少
2021-03-17被競業限制的對象如何界定
2021-01-12勞動關系長期中止能否解除
2020-12-23什么是人壽保險,投保壽險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3-02企業團體意外險理賠內容有哪些
2021-02-07旅游人身意外險有什么規定
2021-01-14法律對產品責任保險是如何規定的
2021-02-01車險理賠中的常見問題
2021-01-07投保財產險怎么收費
2021-02-27投保人的權利與義務是什么
2020-12-26人身保險存在風險嗎
2021-03-06交通事故保險賠償案件若干問題的探討
2020-11-28同等責任定損需要雙方保險都在嗎
2021-03-09保險公司全險賠償范圍
2020-12-18騙保之后如何處罰
2021-02-11保險公司的組織形式的相關問題有哪些
2020-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