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完善商標侵權損害賠償制度的幾點思考
關鍵詞:商標侵權損害賠償制度完善
論文摘要:完善商標侵權損害賠償制度是學界一直探討的問題,本文針對我國目前商標法存在的不足,試圖從完善商標侵權損害賠償的計算方法,區分故意侵權與過失侵權.綜合運用法定賠償、補償性賠償和懲罰性(加倍)賠償,并引入精神損害賠償制度四方面來完善我國的商標侵權損害賠償制度。
一、完善商標侵權損害賠償的計算方法
我國現行商標法在計算商標侵權的損害賠償數額的問題上有三大標準:一是按照權利人因被侵權受到的損害確定,二是按照侵權人侵權所獲得的利益確定,三是按照法定賠償數額確定。三大標準看似完善,然存在如下缺點:(1)沒有規定“損害”的范圍和每項損失的計算方法;(2)舉證責任倒置給權利人增加了難度,不利于追究侵權人的責任;(3)法定賠償的數額只規定了上限未規定下限,且上限數額較低,不利于對馳名商標的保護。針對以上不足,筆者試提出以下建議:一是在確定賠償范圍時,不僅要考慮到權利人有形財產的損失,而且要考慮到權利人無形財產的損失,還要考慮到權利人間接財產損失;二是在確定侵權人在侵權期間所獲得利益的數額時,應規定侵權人有提供侵權期間全部財務檔案、生產流程檔案等義務;若侵權人不能舉證,則應承擔舉證不能的責任。三是在確定法定賠償數額時,應設定不同類型的商標的最低及最高賠償額。
二、區分故意侵權與過失侵權
我國商標法雖在第五十六條第三款規定了過失侵權,但是從整個商標法來看,其并未對故意侵權與過失侵權作出詳細的區分。因此,筆者認為,商標法應將故意侵權與過失侵權加以區分,并對不同情況下的侵權損害賠償予以分別規定。其理由如下:1.現實的局限。在經濟生活中,存在著大量的注冊商標,由于種種原因,這些注冊商標不可能為社會公眾都知曉,這既給侵權行為人提供了可乘之機,又給如何確定在發生商標侵權后,判定侵權行為人承擔損害賠償責任增加了難度。如前所述,大量注冊商標的存在,使侵權行為人并不一定就會知曉自己使用在產品或服務上的商標是別人已經申請注冊的商標。同時,由于商標權具有無形性等特征,商標權的權利范圍極易被人有意或無意的闖入,商標侵權行為極易發生。因此,對故意侵權或過失侵權的損害賠償分別予以規定,更能體現公平、公正原則。2.審判的需要。對故意侵權和過失侵權進行明確的區分,有利于權利人選擇合理的賠償方法,在訴訟中準確提出賠償金額;同時也有利于法官準確、及時判案,避免訴訟資源的浪費,并且可以為知識產權犯罪的認定提供方便。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檢察院檢察員違法亂紀如何處罰
2020-12-05繼承權喪失的情形有哪些
2021-03-07沒有登記的不動產抵押合同有效嗎
2020-11-17單位非法解除無固定期限的勞動者怎么賠償
2021-01-21脫崗可以辭退嗎
2021-02-03坐飛機購買航空意外險有必要買嗎
2020-12-09保險合同要怎么合法訂立
2021-03-14出境旅游意外保險怎么報銷
2021-01-26保險合同疑難問題集錦
2021-02-06交通責任認定書下來保險就可以賠款嗎
2021-02-11誰有權指定人身保險的受益人
2020-11-20保險合同免責條款無效的法律依據有哪些
2021-03-03超載保險公司拒賠合法嗎
2020-11-14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什么意思
2021-02-21土地含有地上物可以出讓么
2020-11-08樓市火爆使財政收入增加
2020-11-19征地拆遷補償是否包含拆除費
2020-11-18公司拆遷補償款可以分紅嗎
2021-01-10怎么判斷評估報告是否合法
2021-02-09拆遷安置房有沒有土地證
2021-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