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三條第二款違反礦產資源法的規定,采取破壞性的開采方法開采礦產資源,造成礦產資源嚴重破壞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
第三百四十六條單位犯本節第三百三十八條至第三百四十五條規定之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本節各該條的規定處罰。
區分破壞性采礦罪與故意毀壞財物罪的界限
故意毀壞財物罪,是指故意毀壞或損壞公私財物,數額較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行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第39條至第41條的規定,對于未經許可擅自采礦的;超越批準的礦區范圍采礦等行為,又拒不停止開采,造成礦產資源破壞的;以及破壞采礦、勘查設施的,依照《刑法》第156條的規定定故意毀壞財物罪,對直接責任人員或者破壞采礦、勘查設施的人追究刑事責任。即按故意毀壞財物罪定罪。
破壞性采礦罪與故意毀壞財物罪的相似之處在于它們在客體上都侵犯了財物的所有權,主觀上都出于故意。但兩罪之間卻存在著本質的差別:
(1)客體要件不同。破壞性采礦罪主要侵犯的國家保護礦產資源的管理制度;而故意毀壞財物罪侵犯的則是公私財物的所有權。
(2)客觀要件不同。破壞性采礦罪在客觀上表現為違反礦產資源保護法的規定,實施采礦行為,從而造成礦產資源破壞,但這種行為并沒有改變礦產資源的性質,只是在某種程度上造成巨大浪費現象,降低或減少其利用率和回收率,從而造成對整體礦產資源的破壞,但礦產資源本身仍具有其原有價值和使用價值;而故意毀壞財物罪在客觀上則表現為毀壞行為,即毀滅、損壞,其結果是使公私財物的使用價值或價值部分或全部喪失。
(3)主體要件不同。破壞性采礦罪的主體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單位;而故意毀壞財物罪的犯罪主體只能由自然人構成。
通過上述介紹可知,破壞性采礦罪造成礦產資源嚴重破壞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如果有其他相關問題想要了解,歡迎咨詢律霸網的免費法律咨詢,可以幫助你解答疑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監察機關留置最長期限
2020-11-30公共場合侮辱他人行為怎么認定處罰
2021-01-03業務委托書可以背書轉讓嗎
2021-01-25婚前隱瞞家族有精神病史能成為離婚理由嗎
2021-02-09合同及附件約定不同法院管轄怎么處理
2021-02-21信用卡不小心逾期一次怎么辦
2021-01-24房產多次抵押逾期后如何處理
2021-01-26解除合同存在欺詐可以要求賠償嗎
2021-01-13合同擔保的擔保方式有哪些呢
2020-11-17哪些交通事故將不予理賠
2020-12-23什么是商品房,商品房的價格由什么構成
2021-03-04二手車過戶費怎么樣計算
2020-11-17事業單位集資建房屬于什么性質
2021-02-12企業分立合并后需要變更勞動合同嗎
2021-02-09企業重組員工的經濟補償金怎么算
2020-11-22勞動爭議能追加被申請人嗎
2020-12-02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免責條款效力爭議案
2021-03-14保險合同有哪些體現形式
2021-01-02人身保險合同糾紛的處理
2021-03-11責任保險合同中仲裁條款效力
2020-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