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認定標準
(一)區分本罪與非罪的界限
區分本罪與國家工作人員工作失誤的界限。如果行為人主觀上不是明知,而是出于其業務知識、經驗不足,或者是調查研究不夠充分,工作作風不夠深入,思想方法簡單片面造成認識偏頗而發生的錯誤行為,即使造成一定危害后果的,一般也不構成犯罪,如果情節嚴重或者造成重大后果而構成其他犯罪的,應以其他相應犯罪論處。
(二)區分本罪與徇私枉法罪的界限
兩罪都是特殊主體,都表現為徇私枉法,都侵犯了國家機關的正常活動。但兩罪之間的區別是明顯的:(1)主體不同。本罪的主體是行政執法人員;后罪的主體是司法工作人員。(2)客觀行為不同。本罪是利用行政執法的職權,對依法應當移交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的不移交的行為;后罪則表現為利用司法職權,違背事實和法律,作刑事枉法追訴或者枉法裁判的行為。(3)本罪侵犯的直接客體是行政機關的行政管理、行政執法活動;后罪侵犯的直接客體是司法機關的正常活動。
(三)區分本罪與包庇罪的界限
其區別在于:
1、犯罪主體不同。本罪的犯罪主體是特殊主體,即必須是行政執法人員才能構成;包庇罪由一般主體即可構成,
2、客觀方面不同。本罪必須是利用職務之便或違背職責實施的行為才構成;而包庇罪不必利用職務之便即可構成。
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立案標準
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是指行政執法人員,詢私情、私利,偽造材料,隱瞞情況,弄虛作假,對依法應當移交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的刑事案件,不移交司法機關處理,情節嚴重的行為。
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
1.對依法可能判處3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死刑的犯罪法案件不移交的;
2.3次以上不移交犯罪案件,或者一次不移交犯罪案件涉及3名以上犯罪嫌疑人的;
3.司法機關發現并提出意見后,無正當理由仍然不予移交的;
4.以罰代刑,放縱犯罪嫌疑人,致使犯罪嫌疑人繼續進行違法犯罪活動的;
5.行政執法部門主管領導阻止移交的;
6.隱瞞、毀滅證據,偽造材料,改變刑事案件性質的;
7.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為牟取本單位私利而不移交刑事案件,情節嚴重的;]
8.其他情節嚴重的情形。
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構私舞弊犯罪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參見“濫用職權罪”說明)
犯本罪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嚴重后果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大家是對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有所了解呢?如果您還有其他疑問或者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未交社保辭職馬上走可以嗎
2020-12-07網貸多次逾期會坐牢嗎
2020-12-27道路交通傷殘等級鑒定四級標準
2021-03-17如何認定車主出借車輛發生交通事故后的責任
2020-12-22個人公司破產個人財產要抵債嗎
2020-11-11交通事故怎么確定鑒定機關
2020-11-17勞動補償金與賠償金分別是什么
2020-11-08人壽險的投保額如何估算,哪些人需要購買人壽險
2020-12-28國內陸上貨物運輸保險合同保險責任有哪些
2020-11-14喻某訴某保險公司保險合同糾紛案代理詞
2020-12-25理財投資不可等同 避免誤區十分必要
2021-03-25如何用投資型保險賺錢
2021-01-27農村建設搬遷是否是自愿的
2021-01-142020商鋪拆遷補償標準是什么
2021-03-21拆遷安置房可不可以在樓市進行買賣
2021-02-28拆遷安置政策與住房制度改革
2021-03-26拆遷對一戶二基是否賠償
2020-12-09去哪里查詢拆遷紅線的范圍
2021-02-06新民居房子受法律保護嗎
2021-02-23農村土地征地后有哪些補償
20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