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法與會計制度對“成本”定義的差異性,增加了稅務部門執行企業所得稅法的難度。
其一,由于企業所得稅是以應納稅所得額為計稅依據,以會計利潤為計稅基礎的,所以,部分企業常常通過抬高原材料消耗定額和商品、產品損耗標準,特別是糧食、石油、酒精、原煤、其他工業原料等商品損耗,來擴大成本。
其二,由于所得稅申報表中的許多指標填報口徑與財務指標口徑相差較大,平時季度預繳均采用傳統的以會計利潤決定應納稅所得額的辦法,到年終匯算清繳時才對會計利潤進行納稅調整,此時有的企業已經產生很大的會計利潤調增,造成企業所得稅稅款的延時繳納。
針對存在的問題,建議:
各地政府組建由當地經貿委牽頭,商貿局等部門和各行業協會參加的標準化生產(經營)管理小組,共同制定一個各地統一的原材料消耗定額和商品、產品合理損耗標準。規定各種產品的原材料消耗定額和每種商品的自然損耗率,以防止企業故意加大原材料消耗和商品、產品自然損耗,來抬高“成本”,保證企業所得稅稅基不被侵蝕,同時也方便稅務人員在從事納稅評估、征收管理和稽查審核的過程中比照掌握。
通過政策輔導來提高企業規范化核算的水平,逐步減少稅法與財務制度在核算中出現的差異,提升企業辦稅能力。要向納稅人明確界定稅法上所稱的“所得額”和“虧損”的含義,使其與財務制度上的規定嚴格區別開來。同時,對所得額和虧損的確認、隱匿收入和虛報虧損處理以及企業合并、投資收益虧損彌補的程序、責任要作進一步細化和明確。對一些具體的財務處理項目,要本著統一、規范和有利于稅收管理的原則,作相應的簡化、調整。準備金的提取,因會計制度規定的范圍較廣,應作適當的調整。對收入的確定,建議在《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中,改變過去季度預繳稅款以會計利潤決定應納稅所得額的做法,在季度申報時就及時要求企業對會計利潤進行納稅調整。
同時,積極幫助企業,特別是民(私)營企業建立企業產成品生產流程(周轉)制度,完備企業材料(商品)入庫、發出(領用)、報損手續。在日常稅收征管工作中,稅務機關要加強對企業稅前扣除的成本、費用、損失的真實性審核管理。
以上便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知識,相信大家通過以上知識都已經有了大致的了解,如果您還遇到什么較為復雜的法律問題,歡迎登陸律霸網進行律師在線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造成生態環境損害的侵權人應賠償哪些損失和費用
2021-01-22民事審判中發現刑事罪怎么處理
2020-12-30徐**破壞軍人婚姻案
2020-12-23民間借貸超過了訴訟時效怎么辦
2020-11-30小公司股權分配有什么規定是什么
2021-03-02公司反擔保(保證)合同
2020-11-18專業離婚律師的告誡
2020-12-18房屋租賃合同糾紛怎么辦
2021-01-23探視權與探望權的區別
2021-03-19出賣人將房屋贈與女兒怎么辦
2021-02-26不贍養老人有繼承撫恤金權嗎
2021-02-15預約合同的基本規則是怎樣的
2021-02-23被迫簽訂有欺詐性合同如何處理
2021-02-05老人過世,帳戶里的錢無法取出怎么繼承
2021-01-22拆遷安置房有什么優勢
2021-02-08如何避免購房定金糾紛
2021-02-13在什么情況下要支付經濟補償金
2020-12-10下崗職工轉移勞動關系的三個難點
2021-02-20最新勞務外包合同范本
2021-03-19哺乳期什么情況可以直接申請仲裁
2021-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