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房預售條件
商品房出售條件
取得國有土地使用權證
取得國有土地使用權證
取得規(guī)劃許可證
取得建設工程規(guī)劃許可證
取得建設工程施工許可證
取得建設工程施工許可證
七層以下(含七層)的商品房項目,應當完成基礎工程并施工至主體結構封頂;八層以上(含八層)的商品房項目,應當完成基礎工程并施工至主體結構三分之二以上(不得少于七層)
房屋經竣工驗收合格,取得了竣工驗收證明
已經確定竣工交付日期,并落實了水、電、煤等配套工程
與銀行簽訂了預售款監(jiān)管協(xié)議
無
制定了房屋使用公約,并鑒定了前期物業(yè)服務合同
制定了房屋使用公約,并鑒定了前期物業(yè)服務合同
確定商品房預售方案,包括商品房的座落、結構、裝修與設備標準,商品房建筑明細表、預售分期計劃、、預售地點與方式、委托律師、交付使用日期等
確定了商品房銷售方案
無
進行了房屋勘測,并取得了勘測報告
無
取得了房屋所在地公安部門出具的編制門牌號批復,確定了房屋的門牌號碼
無
(住宅商品房)取得了住宅交付使用許可證并交納了住宅維修基金交款憑證(由開發(fā)商交納的部分)
無
進行了新建房屋所有權初始登記,并取得了房地產權證(大產證)
由上表可知,商品房預售與出售條件的主要不同在于,預售的商品房是未竣工房屋,其工程質量、公用配套等各方面條件還未定型,僅僅是開發(fā)商作出承諾或安排;而出售的商品房則是已竣工房屋,不僅在房屋實體上已經確定了,而且公用配套、交通綠化甚至門牌號碼都已經完善了,屬于已經可以居住的房屋。
因為有以上區(qū)別,所以在預售合同與出售合同中,購房者的風險也是不同的。主要在于:
1、預售合同約定的房屋建筑面積是暫測面積,可能與建成后的房屋實際建筑面積存在誤差,需要在合同中約定面積誤差的結算辦法,而出售合同約定的房屋建筑面積是確定的;
2、簽訂預售合同的購房者支付的房款應當解入開發(fā)商的預售款監(jiān)管賬戶,專款用于房屋的建設,而簽訂出售合同的購房者支付的房款可以不用監(jiān)管;
3、預售合同中,購房者應與開發(fā)商約定合同簽訂后,開發(fā)商不得變更房屋的建筑設計、小區(qū)平面布局,同時購房者應當取得戶型圖、沙盤照片、小區(qū)平面圖等證據以備證明約定的房屋建筑設計及小區(qū)平面布局應該是怎樣的,但簽訂出售合同時,房屋已經是現房,房屋建筑設計和小區(qū)平面布局都已確定,購房者不用面臨這種風險。
4、預售合同中,購房者應與開發(fā)商約定房屋交付的條件及時間,以及開發(fā)商遲延交付的違約責任,即便如此,購房者仍須面臨房屋不能滿足交付條件的風險,而簽訂出售合同時,房屋一定已經滿足了交付條件,購房者一般在付清房款之后就可以入住了。
5、同上,簽訂預售合同時,應當約定大產證辦理的時間以及開發(fā)商未能按時辦理的違約責任,即便如此,開發(fā)商仍然可能由于規(guī)劃、建設方面的原因不能辦理大產證,甚至在交付幾年后都無法辦理,購房者應要求約定在這種情況下可以解除預售合同,但簽訂出售合同時,房屋已經有了大產證,購房者付清房款后可以立即辦理小產證。
商品房預售,主要功能在于開發(fā)商可以用收取的預售房款進行房屋的后續(xù)建設,減少開發(fā)商的資金壓力,因此雖然會對購房者造成一定的風險,但仍為大多數開發(fā)商所采用。不過隨著近年來預售門檻的提高以及預售款監(jiān)度、預售合同備案制度和預告登記制度的實行,購房者的風險也得到了越來越好的控制。
以上便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知識,相信大家通過以上知識都已經有了大致的了解。如果您的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被朋友打成植物人,贈與朋友的電腦還能要回來嗎
2021-03-03刑事案件二審庭審流程是什么
2020-12-23職業(yè)病鑒定費用多少費用
2020-11-25涉外結婚必須公證嗎
2021-02-10離婚拆遷糾紛如何預防
2021-01-21勞動合同期內公司變更經濟補償是怎樣的
2021-01-12請假扣多少工資
2020-11-20事業(yè)單位解聘經濟補償金標準
2021-01-21女職工孕期能不能被辭退?
2020-11-10被保險人精神失常自殺,保險公司能否免責
2021-02-17投保人死亡繼承人是否有權解除保險合同
2021-02-23保險法立法目的是什么
2021-01-31土地出讓金誰來承擔
2020-12-20因修建高鐵拆遷時,怎么提高拆遷補償
2021-02-23拆遷還房時,公攤面積太大是否可以拒絕
2020-12-14拆遷中違章建筑享有補償嗎
2021-01-09養(yǎng)殖場拆遷,養(yǎng)的動物怎么補償
2021-01-31張家口征地多少錢一畝
2020-11-12農民和被征地農民養(yǎng)老保險停保相關資料
2020-11-28拆遷補償的兩種方式內容
2020-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