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簽試用合同不簽是違法的。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19條規定:“勞動合同期限3個月以上不滿1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1個月;勞動合同期限1年以上不滿3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2個月;3年以上固定期限和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試用期不得超過6個月。試用期包含在勞動合同期限內。勞動合同僅約定試用期的,試用期不成立,該期限為勞動合同期限。用人單位應當在勞動者開始工作之時就與其。對于新上崗的勞動者,用人單位與其可以約定試用期,也可以不約定試用期。如果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試用期,試用期應在勞動合同中約定。將試用期與勞動合同分隔開來,是違法的。
現在很多公司迫于勞動的要求,必須在新員工入職后一個月內簽訂勞動合同,但是很多公司采取的做法是簽訂一份為期三個月左右的試用合同,而非真正的勞動合同。其實,這種只簽試用合同不簽勞動合同的行為是不被我國法律所允許的。
《勞動合同法》第二十一條規定:“勞動合同可以約定試用期。試用期最長不得超過6個月。”在試用期內,假如員工或用人單位想或解聘員工時,雙方提出的權利是不一樣的。主要表現在勞動者在試用期內可以隨時通知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而用人單位則需證明勞動者在試用期間存在不符合錄用條件的情況,方可解除勞動合同。
至于見習期與試用期的區別在于,見習期是對應屆畢業生進行業務適應及考核的一種制度,不屬于勞動合同制度的概念,而是屬于人事制度下的做法。根據相關規定,用人單位招收應屆畢業生后,原則上都要安排見習,期限為一年。見習期滿如果合格,則對該職工辦理轉正手續,為其評定專業職稱,聘任相應職務,確定工作崗位。勞動部在1996年全面實行勞動合同制時也以復函的形式規定“大中專、技校畢業生新分配到用人單位工作的,仍應按原規定執行為期一年的見習制度,見習期內可以約定不超過半年的試用期。”從性質上看,見習期也是一種試用期。
以試用期為由不簽勞動合同的做法是不合法的。由于找工作比較困難,很多企業,特別是一些私營企業,利用勞動者的勞動欠缺,常用“試用期”來蒙人,不與員工簽訂勞動合同,以達到隨時解聘員工和在發生時使員工手無“憑據”的目的。
以上內容就是我們關于只簽試用期合同違法嗎的法律解答,綜上可知,用人單位只與勞動者簽訂試用期合同的行為是不對的。要知道,試用期條款應當是勞動合同的一部分,而不是一份獨立合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只履行了部分怎么賠償
2020-12-29嚴重交通事故處理步驟有哪些
2021-02-04解讀新《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2021-02-08上下班工傷鑒定標準范圍
2021-02-13小額民事訴訟可以不開庭直接判決嗎?
2020-12-04下落不明三年的人已被宣告死亡了嗎
2021-01-02存單質押貸款辦理手續和具體流程
2020-12-23醫療服務合同的賠償責任是怎樣的
2020-12-12對已解散的公司如何起訴
2020-12-17羈押與逮捕分別是什么意思
2021-02-06競業禁止補償金標準是什么
2020-12-23勞務公司將勞務分包是否有效
2021-01-13待崗期間經濟補償金標準
2020-12-16實習期簽署勞動合同有效嗎
2021-02-17工地上受傷如何索賠
2021-03-16旅游意外保險條款之保險合同的構成要素是什么
2020-11-17海上貨物運輸保險中風險及損失案例解析
2020-11-28保險合同運用最大誠信原則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1-25車輛被毀,保險公司按保險金額賠償
2021-02-09游客要投保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嗎
2021-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