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犯商業秘密的客體是什么
侵犯商業秘密的客體是商業秘密。
根據我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的規定,商業秘密的范圍包括技術信息和經營信息。
1、技術信息
技術秘密即狹義的商業秘密,是指不為公眾知悉、能為企業帶來經濟利益、具有實用性并經企業采取保密措施的非專利技術和技術信息。
技術秘密在60年代最早出現于國際經濟貿易中,對它的定義可以在有關國際組織文件中找到。我國最早使用技術秘密是在對外經濟貿易領域,1985年5月國務院發布的《技術引進合同管理條例》及其《實施細則》規定了專有技術的引進。其中專有技術特指“未公開過、未取得工業產權法律保護的制造某種產品或者應用某項工藝以及產品設計、工藝流程、配方、質量控制和管理方面的技術知識”。
值得一提的是,技術秘密和非專利技術兩者之間的關系。在工業發達國家的現行相關法律條文中,找不到與“非專利技術”對應的概念。我國的技術合同及其他法律中也并未對這一概念做出明確界定。在最初使用這一概念時,人們一般是將它與技術秘密等同起來認識的,以為兩者所指向的對象屬于同一事物。但實際上,非專利技術和技術秘密不是同一個概念。非專利技術是指不涉及專利權的技術之總和,它包括被排除在專利保護范圍以外的技術、未申請專利而處于保密狀態的技術、專利保護期屆滿后進入公有領域的現有技術。技術秘密只是非專利技術中的一部分,范圍明顯窄于非專利技術。1999年1月通過的《合同法》技術合同一章中,以“技術秘密轉讓”取代了“非專利技術轉讓”。這一更改不僅反映了十幾年來我國技術市場逐步成熟,技術創新和技術推廣應用的水平大大提高的巨大進步,同時也說明我國對技術知識的保護范圍趨于確定和明了。
2、經營信息
經營信息,是指技術信息以外的能夠為權利人帶來競爭優勢的用于經營的各類信息。①“管理訣竅、客戶名單、貨源情報、產銷策略、
招標投標中的標底及標書內容”均屬于典型和常見的經營信息。②除此之外,與經營者的金融、投資、采購、銷售、財務、分配有關的信息情報,如企業投資方向、投資計劃、產品成本和定價、進貨及銷售渠道等都屬于經營信息的范圍。
經營信息和技術秘密作為商業秘密都是能夠產生經濟效益,帶來競爭優勢的經驗類信息。兩者的主要區別有兩點:首先,技術信息側重于指工業中的技術知識和經驗;經營信息則是指企業、事業在經營管理中的知識和經驗,除了工業、制造業外,還涉及商業、服務業、旅游業、金融業等廣義的產業領域。其次,技術秘密比起經營信息具有更明顯的財產價值。對技術秘密的認定相對來說比較容易,而經營信息在構成條件和范圍上存在較多不易確定的地方。
司法實際中,行政執法機關和法院處理的案件大多數是技術秘密,經營信息案件所占很少,商業秘密保護范圍遠沒有達到理想的寬度。究其原因,是因為經營性秘密在構成條件的認定上難以把握,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這使得經營類信息想要按照當事人的主張形成商業秘密,而獲得法律的保護困難很大。
如果你有其他疑問,可以向我們律霸網的律師進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處罰停業多長時間
2020-12-04責任認定書屬于結案嗎
2020-11-22關于子女探視權法律是怎么規定的?
2020-11-19商業銀行是企業法人嗎
2021-03-20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稅款罪的立案標準是什么
2021-02-23怎么樣認定有居住權
2021-01-26勞務派遣原則
2021-02-08出口產品責任險筑道出口防險墻[1]
2021-03-25簽定家庭財產兩全保險合同需注意事項
2021-03-13保險公司是怎樣設立的
2020-12-06什么是保險合同終止
2020-11-29保險合同案件中的疑難問題及探討
2021-02-28保證保險的分類有哪些
2021-02-14交強險責任限額是如何確定的
2020-12-25單方事故可以拒賠嗎
2021-02-16開公司車沒買保險怎樣處理
2021-02-06承包合同約定安全事故由一方承擔是否有效
2021-03-25無償使用土地承包合同
2020-12-10承包林地有林權證嗎
2021-01-18土地流轉補償款是如何的
2021-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