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民法院過去處理的繼承案件中,已經給去臺人員或臺胞保留了遺產份額的,他們可以按執行程序向人民法院申請取得。
二、去臺人員和臺胞,對人民法院已審結但未保障其繼承權的案件提出申請再審的,人民法院可依審判監督程序進行再審,依法保護其繼承份額。份額多少可依實際情況酌定。
三、臺灣居民在臺灣以遺囑方式處理大陸遺產的,遺囑的方式應當符合《繼承法》的規定。如果遺囑人按照臺灣的規定制作了遺囑,只要不違反《繼承法》關于遺囑的有關規定,人民法院也可以認定有效。但如果遺囑對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繼承人沒有保留必要份額的,應認定遺囑無效或部分無效。
四、去臺人員和臺胞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繼承案件,繼承開始已經超過20年的,人民法院可依法作為特殊情況延長訴訟時效。對于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犯已經超過兩年的,可按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釋規定“在訴訟時效期間內,因不可抗拒的事由致繼承人無法主張繼承權利的,人民法院可按中止訴訟時效處理。”
五、人民法院今后處理的繼承案件,對在臺灣的合法繼承人,應設法通知其參加訴訟;無法通知的,可為其保留應繼承的份額,并指定財產代管人。
六、去臺人員和臺胞在人民法院進行民事(包括繼承)訴訟,應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提供有關證明。對其提供的臺灣公證機關或其他部門、民間組織的出具的證明文件,可作為證據。但對以“中華民國”名義出具的證明文書,應通過適當途徑變換名義。七、人民法院審理涉臺民事案件,應向居住在臺灣的當事人送達訴訟文書,如臺灣當事人委托了大陸訴訟代理人,可以由代理人簽收;沒有委托大陸訴訟代理人的,可以通過其親友代為轉遞,也可以采用郵寄方式送達。除此以外,以其他方式送達,并能夠證明當事人收到的,也可以認定已經送達。這些方式均不能送達的,可采用公告送達。公告送達期為60日。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動物傷人案件賠償如何根據過錯比例承擔
2020-11-24施工班組安全合同格式
2020-11-20構成商標的圖形應達到什么要求
2021-03-02買地鐵房的注意事項
2020-12-07贍養糾紛的管轄法院
2020-12-02房屋抵押擔保有時效性嗎
2021-01-02單方終止合作合同怎么賠償呢
2021-01-13什么是涉外繼承?
2020-12-19小學生在公立學校摔傷學校有責任嗎
2021-03-18侵犯承包經營權糾紛案件是否必經行政確權前置程序
2021-01-11股東之間的競業限制協議有效嗎
2020-12-28騁用合同和勞務合同的區別是什么
2020-12-15保險欺詐可以行政仲裁嗎
2020-11-07購買人身保險需要注意什么事項
2021-01-13保險合同中無須注明的條款包括違約責任和爭議處理
2020-11-26個人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合同
2021-02-26被保險人死亡后投保人解除保險合同是否有效
2020-12-132020最新人身保險新傷殘標準是什么
2021-01-09無證駕駛造成人員傷亡 保險公司應賠償
2021-03-12被保險人未履行風險增加的通知義務怎么處理
2021-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