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規定: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工傷:
(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
解讀:前提條件是“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是兩個必須同時具備的條件,同時還得是“因工作原因”而受到的負傷、致殘或者死亡。事故傷害是指職工在勞動過程中發生的人身傷害、急性中毒事故等類似傷害。
(二)工作時間前后在工作場所內,從事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傷害的。
解讀:“工作時間前后”是指非工作時間內,具體講是開工前或收工后的一段時間,譬如上班時間為9點到12點然后又14點到18點結束一天的工作,但是職工提前在8點30分到崗或者下班后做完收尾工作時間到18點半等等,均可以認定為“工作時間前后”,但是有一點則特別重要,其目的必須是從事預備性或收尾性工作,比如為啟動機器做準備工作,或者關閉機器后收拾與工作有關的機器、工具等。
(三)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的。
解讀:“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必須同時具備,并且必須是在履行本職工作,這里受到的傷害是“非工作原因”,是來自本單位或者外界的“暴力、意外等”所致。打比方,有人在職工履行工作職責的時候蓄意對職工進行打擊報復,對其人身進行直接攻擊,致使職工負傷、致殘或者死亡等。
(四)患職業病的。
解讀:即指企業、事業單位和個體經濟組織的勞動者在職業活動中,因接觸粉塵、放射性物質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質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五)因工外出期間,由于工作原因受到傷害或者發生事故下落不明。
解讀:“因工外出期間”含因工出差以及因工臨時外出辦理業務等,同時必須是在發生事故時正在履行工作職責,即因工作原因外出,受到傷害或者發生事故時下落不明。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火車事故傷害的。
解讀:“上下班途中”指從居住的住所到工作區域之間的必經路途,必要時間所發生的人身傷害事故。對于探親訪友時遇到的人身傷害事故,不能認定為工傷。受到機動車事故傷害的,還應該增加關于非法駕駛的問題,這種問題一般駕駛二輪摩托車居多,對于非法駕駛(無證駕駛的)的,達到交通肇事程度的,不予認定工傷。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認定為工傷的其他情形。
解讀:這是一條法律上的兜底條款規定,由于工傷事故的復雜性和不確定性不僅需要專門的法律、行政法規的規范性強制性規定,也需其他法律法規做出相應調整,對于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為工傷的其他情形,也應當納入本條例調整的工傷范疇中。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轉載他人的文章是侵權嗎
2020-11-27連帶責任多長時間就沒有了
2021-02-27更換駕照去車管所還是交警支隊
2020-12-14仲裁員在仲裁過程中應該做什么
2021-03-10拒收事故認定書怎么處理
2021-01-14倒車輕微碰撞算是肇事嗎
2021-01-29精神損失費賠償范圍的法律依據
2020-11-10房屋抵押后還不上流拍能住嗎
2021-03-20勞務用工合同范本怎么寫
2021-03-16保障性住房保障人去世能繼承嗎
2021-01-03贍養老人能否以提供住房為準
2020-12-09實習期沒有簽合同可以直接離職嗎
2021-03-23實習期工資可以現結嗎
2020-11-13海洋貨物運輸保險條款及險別
2021-01-27患抑郁癥自殺能獲得意外險理賠嗎
2021-03-21經營健康保險的公司要提交準備金評估報告嗎
2021-01-08對方逃逸保險賠償嗎
2021-03-20企業財產保險的費率一般為多少
2021-03-16網上投保意外險為什么得不到賠償
2020-12-23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保險法》等五部法律的決定
2021-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