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9月10日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通過 1980年9月10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長令第八號公布施行)
第一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的取得、喪失和恢復,都適用本法。
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是統一的多民族的國家,各民族的人都具有中國國籍。
第三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不承認中國公民具有雙重國籍。
第四條 父母雙方或一方為中國公民,本人出生在中國,具有中國國籍。
第五條 父母雙方或一方為中國公民,本人出生在外國,具有中國國籍;但父母雙方或一方為中國公民并定居在外國,本人出生時即具有外國國籍的,不具有中國國籍。
第六條 父母無國籍或國籍不明,定居在中國,本人出生在中國,具有中國國籍。
第七條 外國人或無國籍人,愿意遵守中國憲法和法律,并具有下列條件之一的,可以經申請批準加入中國國籍:
一、中國人的近親屬;
二、定居在中國的;
三、有其它正當理由。
第八條 申請加入中國國籍獲得批準的,即取得中國國籍;被批準加入中國國籍的,不得再保留外國國籍。
第九條 定居外國的中國公民,自愿加入或取得外國國籍的,即自動喪失中國國籍。
第十條 中國公民具有下列條件之一的,可以經申請批準退出中國國籍:
一、外國人的近親屬;
二、定居在外國的;
三、有其它正當理由。
第十一條 申請退出中國國籍獲得批準的,即喪失中國國籍。
第十二條 國家工作人員和現役軍人,不得退出中國國籍。
第十三條 曾有過中國國籍的外國人,具有正當理由,可以申請恢復中國國籍;被批準恢復中國國籍的,不得再保留外國國籍。
第十四條 中國國籍的取得、喪失和恢復,除第九條規定的以外,必須辦理申請手續。未滿十八周歲的人,可由其父母或其他法定代理人代為辦理申請。
第十五條 受理國籍申請的機關,在國內為當地市、縣公安局,在國外為中國外交代表機關和領事機關。
第十六條 加入、退出和恢復中國國籍的申請,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審批。經批準的,由公安部發給證書。
第十七條 本法公布前,已經取得中國國籍的或已經喪失中國國籍的,繼續有效。
第十八條 本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拍賣法(2004修訂)
2004-08-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就業政策公約》的決定
1997-05-0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有關文物的規定適用于具有科學價值的古脊椎動物化石、古人類化石的解釋
2005-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實施條例
2002-08-03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
1980-02-12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條例[失效]
1985-09-06中華人民共和國草原法
1985-06-1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縣、鄉兩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選舉時間的決定
1984-09-0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設立中國農業銀行的決議
1970-01-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增加《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附件三所列全國性法律的決定
1999-12-2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澳門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關于設立推薦法官的獨立委員會的決定
1999-04-1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加強經濟工作監督的決定
2000-03-01中華人民共和國信托法
2001-04-28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沙治沙法
2001-08-31中華人民共和國合伙企業法(2006年修訂)
2006-08-27外國商會管理暫行規定(2013修訂)
2013-12-07戒毒條例(2018修正)
2018-09-18獸藥管理條例(2020修訂)
2020-03-27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2019修正)
2019-03-24農藥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16扶貧項目資金績效管理辦法
2018-05-28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事務擔保條例
2010-09-14供電企業信息公開實施辦法
2014-03-10農村基層干部廉潔履行職責若干規定(試行)
2011-07-1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成立第一次全國地理國情普查領導小組的通知
2013-06-08國務院關于修改《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的決定
2013-01-3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同意廣東省縣際間海域行政區域界線的通知
2013-04-1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中國反對拐賣人口行動計劃(2013—2020年)的通知
2013-03-02國務院關于開展第三次全國經濟普查的通知
2012-11-0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同意上海市縣際間海域行政區域界線的通知
2012-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