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關于職工升級的幾項具體規定》(以下簡稱《具體規定》)下達以后,各地區、各部門在貫徹執行中遇到了一些具體問題,經全國工資處長會議討論研究,會后又征求了各地區、各部門的意見,現對有關問題提出以下處理意見,希研究執行。
一、根據中央、國務院的規定,這次只能按照國家規定的升級面做好職工升級工作,轉產改行的、改變所有制的、改變隸屬關系的單位,均不能改變現行工資標準。
二、對于在升級工作期間調動工作的職工,應以本人到達調入單位報到之日為準,凡是一九七九年十月底以前到達調入單位報到的,都由調入單位計算升級人數和負責其升級工作,這些職工中因到達調入單位時間不長,考核評議有困難的,調出單位應負責將其有關情況介紹給調入單位。凡是一九七九年十一月一日以后到達調入單位報到的,仍由調出單位計算升級人數和負責其升級工作,這些職工中升了級的,調出單位應及時通知調入單位。
三、對于全民所有制單位使用的集體所有制職工,不是單獨組織生產而是同全民職工在一起工作的,應在大體保持與同期進廠的全民所有制職工的升級面相平衡的原則下,給予一定的升級面,但這些集體所有制職工的升級面,應與全民所有制職工的升級面分別使用,不得互相調劑。這些職工升級時,應按全民所有制職工同一考核標準進行考核,擇優升級。
四、調動工作的職工,這次升級的,一般應在本人原工資的基礎上,按現任工作的工資標準的級差增加工資。對于工人調作干部仍執行工人工資標準的,也可以按工人工資標準的級差增加工資。
地區之間調動工作(包括搬遷企業)的職工,按規定現在仍執行高于調入地區工資標準的,這次升級的,按調入地區現任工作的工資標準的級差增加工資。
五、只有工資額沒有工資等級的職工,這次升級的,可按本人現任工作的工資標準中與本人工資額相接近等級的級差增加工資。
六、有附加工資的職工,這次升級的,其中升一級的,應將其增加的工資超過五元以上的部分沖銷其附加工資;升兩級的,應將其增加的工資超過十元以上的部分沖銷其附加工資。無論沖銷多少附加工資,升一級的,計算一個升級面;升兩級的計算兩個升級面。
升級后增加的地區性津貼,不沖銷附加工資。
七、一九七五年八月一日以來第一二批的軍隊轉業干部,又屬于一九五三年底以前入伍的,這次升級的,應按同級地方干部的工資標準的級差增加工資。鑒于國務院、中央軍委國發〔1979〕18號文件第六條已經明確規定:“對于其工資高于地方同級干部工資標準的部分,應隨著本人工資增長逐漸抵銷”。據此,這次升級的,應將升級增加的工資抵銷其高于地方干部同級工資標準的部分。抵銷后實際不增加工資的,不計算升級面;抵銷后實際增加工資的,按這部分轉業干部實際增加工資的合計數和本單位這次實際增加工資的平均級差折算升級面。
八、這次升級的職工,既有保留工資,又有附加工資的,應先沖銷附加工資,然后再將沖銷附加工資以后增加的工資沖銷其保留工資。只有保留工資,沒有附加工資的,應將升級增加的工資沖銷其保留工資。沖銷保留工資后,實際不增加工資的,不計算升級面;實際增加工資的,也按第七條的辦法折算升級面。
九、對于已經達到工人或干部現任工作工資標準的最高等級和已達到本工種、本職務最高等級的職工,一般不再升級,但對于其中技術業務水平確已超過最高等級標準的技術業務要求,在生產或工作中又有特殊貢獻的,經過考評批準也可以升級。
十、一九七一年以來的工農兵大學畢業生,這次升級的,可在本人現行工資的基礎上,按國家機關行政人員工資標準中與本人工資額相接近等級的級差增加工資。
十一、實行有半級制工資標準或試行一條龍工資標準加副級的職工,升半級的,計算半個升級面,升兩個半級的,計算一個升級面。
實行紡織崗位工資制的工人,升一崗的,計算半個升級面,升兩崗的,計算一個升級面。
以上升半級和升一崗的職工,如果有附加工資的,原則上應將其增加工資超過二元五角以上的部分沖銷附加工資。
十二、實行計件工資制的工人,也應按國發〔1979〕251號文件的規定,經過考評擇優升級,并應同計時工人一樣計算升級面。計件工人的升級面,不得因升級沒有增加工資而挪用于計時職工。
十三、國營農場實行工分制的職工,按純收益提取分配基金評工記分的,不進行升級。按控制工資總額評工記分的,可以相應地增加工資總額。增加的幅度,由各省、市、自治區根據這些單位的生產水平、職工收入水平的情況和不超過工資制職工增資幅度的原則,自行安排。
十四、根據《具體規定》第五項的規定,從一九八○年一月起,勞動工資計劃收歸國務院各部門管理的企業、事業單位,其升級工作原則上由各主管部門負責。如主管部門現在管起來有困難的,經與有關省、市、自治區協商,也可以委托有關省、市、自治區負責。
?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證法
2005-08-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如何適用固體廢物跨省轉移行政許可辦理時限的答復
2007-05-2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海南省人民代表會議代行海南省人民代表職權的決定
1988-07-01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2005-10-27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一屆立法會的具體產生辦法
1997-05-23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打擊恐怖主義、分裂主義和極端主義上海公約的決定
2001-10-27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
1984-09-20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關于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名額和選舉問題的決定
1992-04-03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已修訂)
1994-05-12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地方性法規對法律規定的執法主體可否作出調整問題的答復
1996-09-20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選舉和決定任命辦法
1998-03-10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第一任行政長官人選的產生辦法
1999-01-16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
2003-11-24城市供水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水庫大壩安全管理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外商投資電信企業管理規定(2016年修正)
2016-02-06自由貿易試驗區外商投資國家安全審查試行辦法
2015-04-20銀行辦理結售匯業務管理辦法
2014-06-22醫療機構新生兒安全管理制度(試行)
2014-03-14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干意見
1970-01-01關于印發《測繪地理信息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項目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
2013-07-04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成立第三次全國經濟普查領導小組的通知
2013-04-2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繼續做好房地產市場調控工作的通知
2013-02-26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林下經濟發展的意見
2012-07-30國務院關于印發“十二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的通知
2012-07-09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年本)
2011-03-2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孤兒保障工作的意見
2010-11-16國務院關于進一步促進蔬菜生產保障市場供應和價格基本穩定的通知
2010-08-27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境衛生檢疫法實施細則》的決定
2010-04-24國務院關于堅決遏制部分城市房價過快上漲的通知
2010-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