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部關于“中共中央關于國家機關和企業、事業單位精減干部的安置處理辦法的補充規定”的問題解答,業經中央精簡小組和中央組織部審查同意,現發給你們,請按照執行。
附:關于“中共中央關于國家機關和企業、事業單位精簡干部的安置處理辦法的補充規定”的問題解答
一、農村人民公社中,一九五七年以前由國家補貼、一九五八年以后轉為全部由國家供給的干部,是否算一九五八年以來從農村中吸收的新干部?
答:一九五八年轉為全部由國家供給的公社干部,應算為一九五八年以來吸收的新干部,一九五七年以前是全部由國家供給的公社干部,則不應算為一九五八年以來吸收的新干部。
二、按中共中央“關于國家機關和企業、事業單位精減干部的安置處理辦法的補充規定”(以下簡稱補充規定)第二條處理的一九五二年底以前參加工作的保留干部身份的人員,由哪個單位發給他們百分之三十至四十的工資?他們所帶的工資按照原工作單位所在地的工資標準發給,還是按照本人回農村后所在地的工資標準發給?所需費用從哪里開支?
答:由原工作單位按照原工作單位所在地的工資標準發給。所需費用,從原工作單位的經費內開支,即:國家機關在行政費的編外人員經費內開支;事業單位在事業費的編外人員經費內開支;企業單位在營業外項下開支。日后機構如果發生變化,負責單位改按下列辦法處理:原工作單位合并了的,由合并后的單位負責;原工作單位撤銷了的,或者轉為集體所有制單位的,由上一級主管部門負責。
三、一九五二年底以前參加工作家居城市的干部,目前不宜作退職處理又不能去農村參加勞動生產的,如果本人自愿保留干部身份回家,是否可以按照補充規定第二條的規定發給百分之三十至四十的工資?
答:中央機關的干部經過內務部批準,地方機關的干部經過專區以上人事部門批準,中央機關所屬的企業、事業單位的干部經過中央主管部批準,地方機關所屬的企業、事業單位的干部經過專區以上的主管部門批準,也可以發給百分之三十至四十的工資。
四、補充規定第二條規定:“保留干部身份的人員,在回家回農村期間,工齡照算,公費醫療待遇不變”。在補充規定發布以前按“國務院關于精簡職工安置辦法的若干規定”處理的屬于編制定員以內、帶部分工資暫時回鄉回家的干部,是否也改按這一規定處理?
答:一般的不再改變。
五、補充規定第二條規定:“保留干部身份的人員,在回家回農村期間,工齡照算,公費醫療待遇不變”。凡是一九五七年底以前參加工作的保留干部身份的人員,是否都可以按這一規定處理?
答:都可以按照這一規定處理。
六、在補充規定發布以前,有些地區和部門按“停薪留職”處理的一九五七年底以前參加工作的干部,是否可以改按補充規定第二條的規定處理?補充規定第二條的規定,對今后精減干部的處理是否適用?
答:補充規定第二條所規定的“保留干部身份”的辦法,僅限于對一九六二年五月中央、國務院發布關于進一步精減職工的決定后到一九六三年七月中央批準中央精簡小組關于結束精減工作的報告這一時期內精減的干部的處理。在補充規定發布以前,按“停薪留職”處理的,一般不再改變。對今后精減干部的處理,也不宜采用此種辦法。
七、按補充規定第二條處理的保留干部身份的人員,他們本人和直系親屬是否可以繼續享受勞保福利待遇?
答:保留干部身份的人員,除了本人看病可以享受醫療待遇,本人退休、退職可以享受退休、退職待遇,本人死亡后可以發給喪葬費及撫恤金(實行勞動保險條例的單位為救濟費)以外,本人及供養直系親屬原享受的其他勞保福利待遇均不再繼續享受。
八、按補充規定第二條處理的保留干部身份人員的醫療待遇由哪里負責?所需費用從哪里開支?
答:原來享受公費醫療待遇的,將他們的醫療關系轉至居住地的縣(市、區)衛生部門,所需費用由居住地衛生部門在衛生事業費內開支;原來享受勞保醫療待遇的,所需費用由原單位在勞保費項下開支;原來享受統籌醫療待遇的,所需費用由原單位在統籌內開支。負責勞保醫療待遇、統籌醫療待遇的單位日后機構如有變化,按下列辦法處理:原工作單位合并了的,由合并后的單位負責;原工作單位撤銷了的或轉為集體所有制的,由原工作單位的上一級主管部門負責。
九、按補充規定第二條處理的保留干部身份的人員,在回家回農村期間,算一般工齡還是算連續工齡(工作年限)?
答:算連續工齡(工作年限)。
十、補充規定第二條和第三條所說的“原單位另列編制”與一九六二年六月一日“國務院關于精簡職工安置辦法的若干規定”第二條第(三)項所說的“列為編外人員”有何不同?他們“在原單位另列編制”以后,算不算原單位的定員,算不算原單位的干部總數,算不算精簡?
答:“原單位另列編制”與“列為編外”的含義是相同的,另列編制或列為編外的人員均不算原單位的定員,在計算精簡實績時,另列編制的保留干部身份的人員,應算作精簡,不算在原單位的干部總數內。但是另列編制的一九三七年七月至一九四五年八月底參加革命工作的干部和相當于副教授以上的高級知識分子,不算作精簡,應算在原單位的干部總數內。
十一、按補充規定第二條處理的保留干部身份的人員,應經哪里批準?證明書有無統一格式?
答:精簡下來的干部需要保留干部身份的,按干部管理范圍,報經主管這些干部的黨委和部門批準(一九五二年底以前參加工作家居城市帶百分之三十至四十的工資回家的干部,其批準權限按照上述第三問的答案處理),具體手續由各單位人事部門辦理;證明書按統一規定的式樣,由各省、市、自治區人民委員會和國務院各部、委、直屬機構人事部門根據統一式樣自行印制。
十二、補充規定第六條:“精簡下來的干部,在等待處理期間,應當保留原來的生活待遇”的規定,是否適用于縣和縣以下機關、企業、事業單位精簡下來的干部?
答:縣以下機關、企業、事業單位精簡下來的由國家供給的干部也適用上述規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陪審員法
2018-04-2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吉爾吉斯共和國和哈薩克斯坦共和國關于三國國界交界點的協定》的決定
2000-04-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銀行業監督管理法》的決定(2006)
2006-10-31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
1996-08-29臺灣省出席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協商選舉方案
1992-09-0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縣、鄉兩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選舉時間的決定
1986-09-05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
1991-06-29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修訂)
2000-04-29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1999-03-1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決定
2000-08-2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2001-12-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2002-10-28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管理條例(2019修正)
2019-03-24城市道路管理條例(2019修正)
2019-03-24氣象災害防御條例(2017修正)
2017-10-07消耗臭氧層物質管理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旅行社條例(2016年修正)
2016-02-06國務院關于推進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的若干意見
2014-02-26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維護建設稅暫行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中央政法補助專款管理辦法
1999-09-15農村基層干部廉潔履行職責若干規定(試行)
2011-07-13國務院關于廣西壯族自治區海洋功能區劃(2011—2020年)的批復
2012-10-10教育督導條例
2012-09-09國務院關于加強環境保護重點工作的意見
2011-10-1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做好政府機關使用正版軟件工作的通知
2010-10-18水域灘涂養殖發證登記辦法
2010-05-24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鼓勵服務外包產業加快發展的復函
2010-04-07規劃環境影響評價條例(全文)
2009-08-17國務院關于進一步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若干意見
2009-09-1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推進三北防護林體系建設的意見
2009-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