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凡由各企業行政方面或資方對其所雇用的在冊人員所支的工資(包括以其他形式支付的工資在內),均應包括于工資總額之內。
在冊人員包括下列各項人員:(一)生產工人,(二)學徒工及見習工人,(三)工程及技術人員,(四)管理人員,(五)勤雜人員,(六)消防警衛人員。
注:私營企業中資方及資方代理人之一切收入均不應計算在內。
二、工資總額應包括下列各項:
(一)基本工資:
(1)按工資標準、工資等級所直接支付的計時工資;
(2)按計件單價(包括直接無限制的、累進的、集體的計件形式)所直接支付的計件工資;
(3)計時獎金(如提高質量、節約燃料、節約動力、無事故等獎勵金);
(4)不采用上列各種工資制度之企業單位內的營業提成。
(二)輔助工資:
(1)除前項所列計時獎勵以外之各種有關提高生產的獎金;
(2)加班加點費及夜班津貼;
(3)各種津貼(如技術津貼、地區津貼、有害健康津貼等);
(4)事故停工工資(如因機器、動力發生故障或原材料供應不足之停工期間工資等);
(5)用其他形式支付的工資,如伙食津貼、房貼、水電貼。但所謂用其他形式支付的工資是指用津貼形式發給職工者,至于住工房不收房租水電費,因其難于計算,故不包括在工資總額之內。
三、工資總額不包括下列各項:
(一)發明、技術改進、合理化建議、新紀錄運動等非經常性的一次獎金;
(二)企業繳納的勞動保險金、工會經費、失業救濟基金等;
(三)職工調動工作的旅費、調遣費;
(四)解雇費。
四、農場、機關或學校等單位內之工資總額可參照上列各項之規定計算之。至于學校內工資制的學員工資,則不計入學校的工資總額之內。
五、企業、農場、機關、學校有供給制、包干制工作人員者,其待遇均不計算在征收工會經費和勞動保險金所采用的工資總額之內。至于行政方面所須繳納供給制,包干制工作人員的工會經費,則應按中央人民政府勞動部、財政部一九五○年十月十一日聯合通知的第一項規定辦理。
六、凡經法律規定依據企業工資總額計算企業應繳納之各項費用時,其所用工資總額,不得超出本規定所限的范圍。如有個別企業對于本規定某些項目,確難執行時,得報請當地勞動行政機關處理之。
?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
2010-04-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處理逃跑或者重新犯罪的勞改犯和勞教人員的決定[失效]
1981-06-10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1992修正)
1992-09-04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作業場所安全使用化學品公約》的決定
1994-10-2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烏茲別克斯坦共和國領事條約》的決定
1995-08-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非洲無核武器區條約>第一號議定書、第二號議定書》的決定
1997-07-03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葡萄牙共和國關于刑事司法協助的協定》的決定
2006-12-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的決定(2004)
2004-10-2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起草委員會的決定
1985-04-1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海南省出席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團組成的決定
1989-02-21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試行)[失效]
1986-12-02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議事規則
1987-11-24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法
1990-06-28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進步法
1993-07-0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澳門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關于設立推薦法官的獨立委員會的決定
1999-04-10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二)
2001-08-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2002-10-28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法(修訂)
2002-12-28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
2006-03-25法規匯編編輯出版管理規定(2019修正)
2019-03-02重大行政決策程序暫行條例
2019-04-20融資擔保公司監督管理條例
2017-08-02廣告管理條例
1987-10-26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國家森林防火指揮部組成人員的通知
2013-08-23國務院關于改革鐵路投融資體制加快推進鐵路建設的意見
2013-08-0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國務院安全生產委員會組成人員的通知
2013-05-23國務院關于廣西壯族自治區海洋功能區劃(2011—2020年)的批復
2012-10-10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安全監管總局等部門關于進一步加強煙花爆竹安全監督管理工作意見的通知
2010-11-0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重點工作分工的通知
2010-07-22水域灘涂養殖發證登記辦法
2010-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