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規范和統一稅收協定中財產收益條款的執行,現將《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新加坡共和國政府關于對所得避免雙重征稅和防止偷漏稅的協定》(以下稱“中新稅收協定”)和《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印發〈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新加坡共和國政府關于對所得避免雙重征稅和防止偷漏稅的協定及議定書條文解釋〉的通知》(國稅發[2010]75號)中的有關問題公告如下:
一、“中新稅收協定”第十三條第四款,以及國稅發[2010]75號所附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新加坡共和國政府關于對所得避免雙重征稅和防止偷漏稅的協定〉及議定書條文解釋》(以下稱“國稅發[2010]75號所附條文解釋”)所述的不動產,均應包括各種營業用或非營業用房屋等建筑物和土地使用權,以及附屬于不動產的財產。
二、根據“國稅發[2010]75號所附條文解釋”規定,公司股份價值50%以上直接或間接由位于中國的不動產所組成,是指公司股份被轉讓之前的一段時間(目前該協定對具體時間未作規定,執行中可暫按三年處理)內任一時間,被轉讓股份的公司直接或間接持有位于中國的不動產價值占公司全部財產價值的比率在50%以上。該規定所述及的公司股份被轉讓之前的三年是指公司股份被轉讓之前(不含轉讓當月)的連續36個公歷月份。
三、“中新稅收協定”第十三條第四款以及“國稅發[2010]75號所附條文解釋”所述的公司財產和不動產均應按照當時有效的中國會計制度有關資產(不考慮負債)處理的規定進行確認和計價,但相關不動產所含土地或土地使用權價值額不得低于按照當時可比相鄰或同類地段的市場價格計算的數額。
納稅人不能按照上款規定進行可靠計算的,相關資產確認和計價由稅務機關參照上款規定合理估定。
四、“國稅發[2010]75號所附條文解釋”第十三條第五款第四段由以下規定替代:
“新加坡居民直接或間接參與一個中國居民公司的資本包括以下幾種情況:
(一)該新加坡居民直接參與該中國居民公司的資本。如果該新加坡居民通過其他名義參與人(含個人、公司和其他實體)參與中國居民公司的資本,且該新加坡居民對于該名義參與人參與的資本享有排他性資本參與利益,并實質承擔資本參與風險,該名義參與人參與的該中國居民公司資本可以視同該新加坡居民直接參與該中國居民公司的資本;
(二)該新加坡居民通過具有10%以上(含10%)直接資本關系的單層或多層公司或其他實體(含單個或多個參與鏈)間接參與該中國居民公司的資本。間接參與的資本按照每一參與鏈中各公司或其他實體的資本比例乘積計算;
(三)與該新加坡居民具有顯著利益關系的關聯集團內其他成員在該中國居民公司直接參與或者通過具有10%以上(含10%)直接資本關系的單層或多層公司或其他實體(含單個或多個參與鏈)間接參與該中國居民公司的資本。間接參與的資本按照每一參與鏈中各公司或其他實體的資本比例乘積計算,但在匯總計算該關聯集團直接或間接參與該中國居民公司總資本份額時,符合前述規定的每一參與鏈所參與的資本份額不重復計算。上述與新加坡居民具有顯著利益關系的關聯集團內成員包括:
1.在該新加坡居民為個人的情況下,與該新加坡個人居民具有相同資本參與利益的個人(包括其配偶、父母及父母以上前輩直系親屬、子女及子女以下后輩直系親屬);
2.在該新加坡居民為公司或其他實體的情況下,直接或間接擁有該新加坡居民100%資本的個人(包括與其配偶、父母及父母以上前輩直系親屬、子女以及子女以下后輩直系親屬共同擁有的情形)、公司或其他實體。”
五、本公告自公布之日起執行,“國稅發[2010]75號所附條文解釋”第十三條第五款第四段同時廢止。
國家稅務總局
2012年12月31日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本人具有豐富、扎實的專業知識,熟悉交通事故和保險法律事務、人身損害、勞動爭議和工傷事故、婚姻家事等各類民商事法律制度和刑事辯護以及其它訴訟、仲裁等法律程序,熟悉各類公文,并在法律文書的起草、審查、修改等非訴訟業務方面積累了大量的實踐經驗。執業期間曾擔任諸如盜竊罪、詐騙罪、交通肇事罪等多起刑事訴訟案件的辯護人,憑借豐富、扎實的專業知識,盡全力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此外,本律師常年為人保公司、人壽公司等單位提供法律服務,曾代理多起訴訟案件,憑借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贏得了服務單位的良好口碑。作為一名年輕律師,堅持以誠信和正直取信于當事人是我的工作風格,進而為各類當事人提供優質高效的法律服務。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授權澳門特別行政區對設在橫琴島的澳門大學新校區實施管轄的決定
2009-06-2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2007第四次修訂)
2007-06-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新西蘭關于刑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2007-06-29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如何掌握地方性法規清理標準問題的答復
1996-11-0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世界衛生組織《煙草控制框架公約》的決定
2005-08-28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2006修訂)
2006-10-31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少數民族代表名額分配方案
1983-09-05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選舉和決定任免辦法
1990-03-29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1995年)
1995-09-1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條第一款的解釋
2002-04-28城市綠化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激發文化和旅游消費潛力的意見
2019-08-12政府投資條例
2019-04-14國務院關于在線政務服務的若干規定
2019-04-26農藥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16供電企業信息公開實施辦法
2014-03-1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煤礦安全生產工作的意見
1970-01-0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國家衛星導航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的通知
1970-01-01國務院關于城市優先發展公共交通的指導意見
2012-12-29國務院關于山東省海洋功能區劃(2011—2020年)的批復
2012-10-1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做好政府機關使用正版軟件工作的通知
2010-10-18國務院辦公廳印發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旅游業意見重點工作分工方案的通知
2010-07-23關于2010年糾風工作的實施意見
2010-04-0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做好農民工培訓工作的指導意見
2010-01-2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電影產業繁榮發展的指導意見
2010-01-2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電影產業繁榮發展的指導意見
2010-01-21國務院關于加快供銷合作社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
2009-11-17紡織工業調整和振興規劃
2009-04-24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關于印發安全生產治理行動實施方案的通知
2009-04-03國務院關于印發汶川地震災后恢復重建總體規劃的通知
2008-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