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3月30日云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通過 2008年5月29日云南省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次會議批準 2008年7月30日云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告公布 自2008年8月1日起施行)
第一條 為加強對民族傳統建筑的保護,繼承和弘揚民族傳統建筑文化,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云南省民族民間傳統文化保護條例》,結合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以下簡稱自治州)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本條例所稱民族傳統建筑是指以傣族為主的世居少數民族干欄式建筑和南傳佛教塔、寺、亭、雕塑等建筑物和構筑物,以及各類傳統建筑物紋飾。
第三條 自治州內的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保護民族傳統建筑的義務,都應當遵守本條例。
第四條 民族傳統建筑保護應當遵循保護為主、繼承發展的方針,堅持重點保護與區域保護相結合,建筑保護與其他人文自然保護相結合,促進民族傳統文化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第五條 自治州、縣(市)規劃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民族傳統建筑的保護管理和服務工作。發展和改革、財政、民族、文化、宗教等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做好民族傳統建筑保護工作。
鄉(鎮)人民政府做好轄區內民族傳統建筑的保護管理工作。
第六條 自治州、縣(市)人民政府設立民族傳統建筑保護專項資金,用于民族傳統建筑的保護規劃制定、新建和維修困難補助、建筑設計和工藝技術及材料的研究等方面。
民族傳統建筑保護專項資金的主要來源:自治州、縣(市)財政預算安排,社會捐贈和其他資金。
第七條 自治州、縣(市)人民政府推進具有民族和地方特色的城鎮、村寨建設,單位和個人新建、維修房屋應當保持民族傳統建筑的風格和工藝,節約用地、用材。
第八條 縣(市)人民政府應當根據民族傳統建筑的分布和現狀組織編制城鎮、村寨建設風貌總體規劃,報自治州人民政府批準后實施。
建設風貌總體規劃應當與城市總體規劃相銜接。自治州內的城鎮和村寨建設應當符合建設風貌總體規劃。
第九條 自治州、縣(市)規劃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加強對民族傳統建筑樣式、構造、工藝和材料的研究,組織設計、編印民族傳統建筑方案圖集和裝飾圖樣,推廣應用新型建筑工藝和材料。
第十條 自治州、縣(市)規劃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對下列民族傳統建筑設立保護標志,實行掛牌保護:
(一)具有一定建筑年限、藝術特色和歷史研究價值的民族傳統建筑;
(二)民族傳統建筑較為集中的城鎮街區和村寨。
對屬于個人所有的民族傳統建筑的掛牌保護,應當征求產權所有人的意見。
第十一條 實行掛牌保護的民族傳統建筑的產權所有人負責建筑物的維修、保養,并承擔相應費用。產權所有人和使用人另有約定的,從其約定。產權所有人承擔維修費用確有困難的,可以向自治州、縣(市)人民政府申請補助。
實行掛牌保護的民族傳統建筑維修時,不得改變建筑物的立面、結構等特色。維修方案應當報縣(市)規劃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審批后,方可施工。
實行掛牌保護的民族傳統建筑需拆除的,應當報州、縣(市)規劃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審批。
第十二條 實行掛牌保護的民族傳統建筑需轉讓、出租的,轉讓人、出租人應當將有關的保護要求書面告知受讓人、承租人。承租人在承租期間應當承擔民族傳統建筑的日常維護義務。
第十三條 自治州內新建、改建、擴建建設項目的,應當按照規劃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的規劃設計條件進行設計。
城鎮規劃區主要街道兩側新建、改建、擴建建設項目的,在申報項目規劃設計方案時應當提供建筑外觀造型設計方案。對可能影響城市景觀的建筑,規劃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可以要求建設項目申報人提供景觀分析圖。
經批準的建設項目規劃設計方案,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變更。確需變更的,須報原審批部門批準。
第十四條 自治州人民政府提倡采用民族傳統建筑紋飾進行建筑物外立面的裝飾。城鎮規劃區主要街道兩側的各類建筑不得使用有礙傳統建筑風貌的裝飾紋樣。
第十五條 實行掛牌保護的村寨,鄉(鎮)人民政府應當制定保護措施。村民委員會應當協助鄉(鎮)人民政府落實保護措施。
保護措施應當包括以下內容和標準:
(一)建筑風貌及環境、景觀;
(二)新建建筑物樣式、高度、層數和外裝飾;
(三)道路、管線和消防安全設施;
(四)綠化面積和樹種。
第十六條 實行掛牌保護的村寨內新建住宅的,須取得縣(市)規劃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核發的《村鎮規劃選址意見書》和《村鎮建設規劃許可證》后,方可開工建設。
縣(市)規劃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對實行掛牌保護的村寨內符合城鎮、村寨建設風貌總體規劃的建設項目,免收集鎮基礎設施配套費,并無償提供建筑設計標準圖和施工技術指導。村民新建或者維修住宅需要的木材由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按照有關規定優先安排采伐指標。
第十七條 實行掛牌保護村寨的公共建筑、公益性設施等建設項目,應當委托具有相應資質的單位承擔設計和施工。
村民采用木構架修建住宅的,可由民間工匠按照民族傳統建筑的模式自行設計、施工,設計和施工方案應當報鄉(鎮)人民政府備案。
第十八條 實行掛牌保護的村寨內與民族傳統建筑風格不協調的建筑物,由鄉(鎮)人民政府逐步改建或者依法拆除。
第十九條 自治州、縣(市)人民政府對在民族傳統建筑保護、研究、管理工作中作出顯著成績的單位和個人,給予表彰獎勵。
第二十條 違反本條例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規劃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按照以下規定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違反第十一條第二款、第三款和第十三條第三款規定的,責令改正;情節嚴重的,對單位或者組織可以并處10000元以上30000元以下的罰款,對個人可以并處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罰款。
(二)違反第十四條規定的,責令改正;情節嚴重的,對單位或者組織可以并處2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的罰款,對個人可以并處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罰款。
(三)違反第十六條第一款、第十七條第一款規定的,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情節嚴重的,對單位或者組織可以并處5000元以上20000元以下的罰款,對個人可以并處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罰款。
第二十一條 當事人對行政處罰決定不服的,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的規定辦理。
第二十二條 規劃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和有關部門的工作人員在民族傳統建筑保護管理工作中玩忽職守、濫用職權、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單位或者上級行政主管部門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十三條 本條例經自治州人民代表大會通過,報云南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準后公布施行。
第二十四條 本條例由自治州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負責解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楊余娜律師(聯系13282211144),寧波本地人,2011年8月取得法律職業資格證。曾在寧波市**區人民法院和寧波市公安局**分局工作多年,現為浙江共業律師事務所專職律師。業務專攻方向:刑事、民商事(含民間借貸、買賣合同、債權債務、婚姻繼承、交通事故、工傷賠償等多方面的案件)、企業法律顧問。楊余娜律師受過專業性法學專業教育,對所承辦的案件一絲不茍,認真負責。對于刑事案件,楊余娜律師利用多年的公安工作經驗和資源,根據不同案件情形針對性提出有利辯護或策略。對于民商事案件,楊余娜律師具有深厚的理論功底和豐富的法院實踐工作經驗,根據不同案件事實和證據尋找突破點,最大程度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楊余娜律師業余研究風水,發現通常來找律師的當事人,均在一定程度上受住宅或辦公樓風水、面相或八字等困擾或影響,可通過一定方式化煞、補喜用神等方式增加運勢!
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居民委員會組織法(2018修正)
2018-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循環經濟促進法(主席令第四號)
2008-08-29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境衛生檢疫法
2007-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六十二號)
2007-03-16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延長本屆人民公社、鎮人民代表大會任期的決議
1982-11-1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第五十三條第二款的解釋
2005-04-27中華人民共和國合伙企業法
1997-02-2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維護互聯網安全的決定
2000-12-28華僑申請使用國有的荒山荒地條例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法
1993-07-02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
1993-02-22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如何理解“有行政處罰權的行政機關”問題的答復
1997-01-03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
1998-12-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澳門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關于設立推薦法官的獨立委員會的決定
1999-04-10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1999-03-1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的決定
2004-08-28證券交易所風險基金管理暫行辦法(2016修訂)
2016-02-06自然災害救助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條例
2019-03-01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實施細則(2013修正)
2013-07-1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浙江慈溪經濟開發區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復函
2014-02-1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地理信息產業發展的意見
2014-01-2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國家減災委員會組成人員的通知
2013-05-08國務院關于推進物聯網有序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
2013-02-05國務院關于山東省海洋功能區劃(2011—2020年)的批復
2012-10-10校車安全管理條例
2012-04-05個體工商戶條例
2011-04-16國務院關于201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的決定
2010-12-20關于開展土地治理項目專題調研工作的通知
2010-08-0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成立減輕企業負擔專項治理工作領導小組的通知
2010-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