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 (州)人民政府,長
白山管委會,各縣 (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廳委辦、各直屬機構:
省民政廳等部門制定的《
吉林省城市低收入家庭認定實施辦法》已經2009年11月16日省政府第14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現轉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實施。
二○○九年十二月二日
吉林省城市低收入家庭認定實施辦法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進一步完善城鄉社會救助體系,規范社會救助工作,根據國家民政部、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等11部委聯合制定的《城市低收入家庭認定辦法》,結合我省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城市低收入家庭,是指家庭成員人均收入、家庭財產以及實際生活狀況符合當地人民政府規定的低收入標準的城市家庭。
第三條 城市低收入家庭認定遵循下列原則:
(一)屬地管理。
(二)低收入標準與當地經濟和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
(三)公開、公平、公正。
(四)動態管理。
(五)與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醫療救助、住房救助、就業援助、教育救助、
法律援助等救助制度相銜接。
第二章 認定范圍及標準
第四條 本省行政區域內持有城鎮常住戶口、符合城市低收入家庭條件的家庭認定,適用本辦法。
失去原有耕地,在城鎮居住10年以上,并具有居住地證明的農民家庭,參照本辦法執行。
第五條 本辦法所稱家庭成員是指具有法定贍養、撫養和扶養關系,并長期共同生活的人員。主要包括:
(一)夫妻。
(二)父母與未成年的子女、養子女、繼子女;祖父母、外祖父母與父母雙亡的未成年孫子女、外孫子女。
(三)子女與無生活來源的父母(養父母、繼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與子女亡故的祖父母、外祖父母。
(四)兄、姐與父母雙亡或父母無能力撫養的未成年的弟、妹。
(五)父母與
喪失勞動能力或雖末完全喪失勞動能力但收入不足以維持生活的子女,尚在校就讀的確無獨立生活能力和條件的子女。
第六條 城市低收入家庭收入標準每年向社會公布一次。設區的市(含長白山管委會,下同)和縣(市)城市低收入家庭收入標準,由同級人民政府制定。
城市低收入家庭收入標準確定后,由各級人民政府(含長白山管委會)向省人民政府民政部門備案后,向社會公布。
第七條 城市低收入家庭收入標準主要包括家庭收入和家庭財產兩項指標。各地應當根據當地經濟和社會發展水平,統籌考慮當地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最低生活保障標準、最低工資標準以及住房保障和其他社會救助的關系,以滿足城市居民基本生活需求為原則,自行確定城市低收入家庭收入標準。
按照不同的社會救助項目和家庭實際支付能力,城市低收入家庭收入標準也可以分別確定。
第三章 認定機關
第八條 各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是城市低收入家庭認定工作的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城市低收入家庭認定的管理工作。
省民政廳負責全省城市低收入家庭認定指導、監督、管理和服務工作;制定全省城市低收入家庭認定法規、政策;確定城市低收入家庭收入指導性標準。
各市(州)民政部門(長白山管委會社會事務管理辦公室)負責本行政區域內城市低收入家庭認定指導、監督、管理和服務工作;制定本行政區域內城市低收入家庭認定政策。
各縣(市、區)民政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城市低收入家庭認定管理和服務工作;制定本行政區域內城市低收入家庭認定實施細則及相關政策;對申請人的家庭收入及財產狀況進行入戶調查、核實;對符合當地城市低收入家庭條件的申請家庭進行審批和建立檔案;向設立和提供救助項目的部門、團體和社會組織提供城市低收入家庭的有關資料。
街道辦事處和鄉鎮人民政府負責本行政區域內城市低收入家庭的申請、審核、入戶調查、管理和服務工作。
社區居民委員會或者其他社會組織受縣(市、區)政府民政部門、街道辦事處和鄉鎮人民政府的委托,協助街道辦事處或者鄉鎮人民政府承擔對城市低收入家庭的日常管理和服務工作。
第九條 各級人民政府要加強城市低收入家庭認定工作機構能力建設,配備可以滿足實際需要且勝任工作的人員。街道辦事處、鄉鎮人民政府要采取調配、招用等形式,配備必要工作人員。
第十條 各級人民政府要根據實際工作需要為城市低收入家庭認定工作安排必要的工作經費,并列入同級財政預算,主要用于信息平臺建設及運行、入戶調查、數據采集、證表印制和建立檔案等。
第四章 家庭收入核定
第十一條 家庭收入是指申請人家庭成員在上一年度所擁有的全部可支配收入,包括扣除繳納的個人所得稅以及個人繳納的社會保障支出后的工薪收入、經營性凈收入、財產性收入、轉移性收入以及經縣(市、區)以上民政部門認定的其他應當計入的家庭收入。
第十二條 下列收入不計入家庭收入:
(一)政府頒發的對特殊貢獻人員的獎勵金,見義勇為獎勵金,計劃生育獎勵與扶助金,省級以上勞動模范退休后享受的榮譽津貼。
(二)優撫對象按規定享受的撫恤金、補助金、優待金及護理費。
(三)政府和社會給予貧困在校生的救助金、生活補貼和在校學生獲得的獎學金、
助學貸款等。
(四)政府、社會組織和個人給予的臨時性生活救濟金。
(五)因工(公)負傷職工的護理費及死亡職工親屬享受的一次性撫恤金、
人身傷害賠償中除生活費以外的部分。
(六)按規定由單位及個人繳納的住房公積金和各項社會保險統籌費。
(七)經縣(市、區)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門認定不計入家庭收入的其他收入。
第十三條 家庭財產是指申請人家庭成員擁有的全部財產。
主要包括:存款、房產、車輛、有價證券等。
第十四條 申請人家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認定為城市低收入家庭:
(一)擁有私家轎車等非基本生活必需品的。
(二)兩年內購置或者豪華裝修住房的(因
拆遷或者棚戶區改造購置經濟適用房的除外)。
(三)家庭成員在高收費非公辦幼兒園入托,在中小學自費擇校就讀,屬非國家統招生自費在高額收費的高校或者系、專業就學的。
(四)家庭成員中有自費出國留學、勞務的。
(五)因賭博、吸毒等不良行為而造成家庭生活困難的。
(六)家庭日常生活消費水平明顯高于當地城市低收入家庭標準的。
(七)不按照法律規定承擔贍養、撫養和扶養義務的。
(八)有為獲取城市低收入家庭資格故意拆分戶口、合并戶口等弄虛作假行為的。
(九)經縣(市、區)以上民政部門認定的其他情形。
第五章 認定程序
第十五條 城市低收入家庭認定工作按以下程序辦理:
(一)個人申請。由申請城市低收入家庭戶主本人提出書面申請,報戶籍所在地街道辦事處或者鄉鎮人民政府的經辦機構,并填寫《吉林省城市低收入家庭收入和財產查詢授權書》。申請時必須提供如下材料:
1.書面申請報告;
2.身份證及復印件;
3.家庭成員收入證明;
4.婚姻狀況證明;
5.家庭成員關系證明以及需要提供的其他材料。
申請材料不齊全需要補正的,經辦機構應當一次性告知需要補正的全部材料。
《吉林省城市低收入家庭收入和財產查詢授權書》是申請人同意授予縣(市、區)民政部門、街道辦事處或者鄉鎮人民政府調查核實其家庭收入和家庭財產狀況權力的書面憑證。公安(戶籍和車輛管理)、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社會保險)、住房和城鄉建設(房地產)、金融、工商、稅務、住房公積金等部門和機構應當憑申請人的授權書積極配合對申請城市低收入家庭的收入和
財產狀況的調查核定。
(二)街道(鄉鎮)初審。街道辦事處或者鄉鎮人民政府經辦機構接到申請后,根據申請人提供的相關材料及授權書,對申請人家庭成員的收入情況、財產及實際生活狀況進行調查核定,符合條件的,填寫《吉林省城市低收入家庭認定申請審批表》,簽署意見,并在申請人家庭所在社區公示15日,對公示結果無異議的,報縣(市、區)民政部門核查中心;認為不符合條件的,要以書面形式通知申請人。
(三)核查中心復核。縣(市、區)民政部門核查中心接到經辦機構報送的材料后,要對每一個申請家庭進行入戶復核,對符合條件的簽屬意見后報主管民政部門審批;對不符合條件的,退回經辦機構重新審核。
(四)縣(市、區)民政部門審批。縣(市、區)民政部門接到核查中心的同意意見后,要在申請人所在社區進行公示7日,對公示結果無異議的,予以審批,并出具《吉林省城市低收入家庭救助證》。取得《吉林省城市低收入家庭救助證》的家庭,其戶主姓名、身份證號等基本信息應當登記在當地政府網站上進行長期公示。
自接到申請人申請之日起,審核、復核、審批必須在30個工作日內辦結(申請證明材料不齊全的除外)。
第十六條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可直接認定為城市低收入家庭,不需再重復進行家庭收入核定。
第六章 監督管理
第十七條 縣(市、區)以上人民政府發展改革、財政、公安、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住房和城鄉建設(房地產)、統計、物價、金融、稅務、工商等部門在各自職責范圍內參與、配合做好城市低收入家庭收入核定工作。
第十八條 縣(市、區)民政部門以及經辦機構應當設立舉報電話和舉報箱,接受群眾和社會監督。
第十九條 城市低收入家庭認定期限為一年,期滿后,申請人需要申請重新認定。縣(市、區)民政部門以及經辦機構應當建立對城市低收入家庭定期復核制度,至少要每半年復核一次。
對家庭收入情況好轉的,要及時取消城市低收入家庭資格,并終止其相關待遇。
縣(市、區)民政部門、經辦機構應當隨時受理申請,并按照規定程序和時限完成對申請家庭的審核、審批工作。
第二十條 縣(市、區)民政部門、經辦機構應當建立城市低收入家庭檔案,將城市低收入家庭的人口、收入、財產以及享受到的所有社會救助項目情況,及時登記歸檔。
第二十一條 各級民政部門應當逐步建立城市低收入家庭審核信息管理系統,有效利用公安(戶籍和車輛管理)、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社會保險)、住房和城鄉建設(房地產)、金融、工商、稅務、住房公積金等部門和機構的數據,實現信息共享,方便信息對比和核查,建立科學、高效的收入審核信息平臺。
第七章 法律責任
第二十二條 申請城市低收入家庭的,不如實提供相關情況、隱瞞家庭收入和財產、騙取城市低收入家庭待遇,縣(市、區)民政部門、街道辦事處和鄉鎮人民政府有權不予認定或者取消其城市低收入家庭資格;對于已經取得的社會救助款物,由縣(市、區)民政部門予以追回,同時廢止已出具的《吉林省城市低收入家庭救助證》,并記入人民銀行企業和個人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及有關部門建立的誠信體系。
第二十三條 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社區以及其他社會組織,不如實提供申請城市低收入核定的家庭及家庭成員有關情況,或者出具虛假證明的,由縣(市、區)民政部門提請其上級主管機關或者有關部門依照法律法規和有關規定處理,并依法追究有關人員的行政和法律責任。
第二十四條 城市低收入家庭認定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玩忽職守、濫用職權、徇私舞弊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機關處理。
第八章 附則
第二十五條 《吉林省城市低收入家庭認定申請審批表》、《吉林省城市低收入家庭救助證》和《吉林省城市低收入家庭收入和財產查詢授權書》的式樣,由省民政廳統一規定。
第二十六條 各地可根據本辦法制定具體實施細則。
第二十七條 本辦法自印發之日起施行。
吉林省民政廳
吉林省發展改革委
吉林省公安廳
吉林省財政廳
吉林省編辦
吉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
吉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
人民銀行
長春中心支行
吉林省國稅局
吉林省地稅局
吉林省統計局
吉林省工商局
中國證監會吉林監管局
二○○九年十一月十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