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第八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七次會議審議了湖南省人民政府關于《湖南省征兵工作條例修正案(草案)》的議案,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的規(guī)定,決定對《湖南省征兵工作條例》作如下修改:
一、第三十一條修改為:“有服兵役義務的公民拒絕、逃避兵役登記的,應征公民拒絕、逃避征集的,經教育不改,由基層人民政府依法強制其履行兵役義務。”
二、第三十二條修改為:“應征公民家屬或者所在單位負責人阻撓應征公民履行兵役義務的,由所在單位或者上級有關主管部門給予批評教育,責令其改正。”
三、刪去第三十七條。
本決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湖南省征兵工作條例》根據本決定作相應的修正,重新公布。
湖南省征兵工作條例(修正)
(1994年8月30日湖南省第八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次會議通過,根據1997年4月2日湖南省第八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七次會議《關于修改<湖南省征兵工作條例>的決定》修正)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做好征兵工作,保證兵員質量和征兵工作的順利進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和國務院、中央軍委《征兵工作條例》,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本條例適用于本省行政區(qū)域內平時的征兵工作。戰(zhàn)時的征兵工作,按照國務院、中央軍委的命令另行規(guī)定。
本省行政區(qū)域內的一切單位、個人和接兵部分人員,均須遵守本條例。
第三條保衛(wèi)祖國是每個公民的神圣職責,依照法律服兵役是公民應盡的義務。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采取有效措施,落實各項優(yōu)撫政策,鼓勵應征公民服現(xiàn)役。
一切單位和個人,都應當關心、支持應征公民服現(xiàn)役。
第四條根據國務院、中央軍委的征兵命令,由省人民政府和省軍區(qū)結合本省實際,確定每年征集新兵的數量、范圍、對象、時間和要求。
第五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在征兵期間成立征兵領導小組,并組織兵役機關和公安、衛(wèi)生、宣傳、民政、交通等部門成立征兵辦公室,負責辦理本行政區(qū)域內的征兵工作。
鄉(xiāng)鎮(zhèn)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和設有人民武裝部的企業(yè)事業(yè)單位,征兵工作由人民武裝部具體組織實施;不設人民武裝部的單位,應當確定一個部門辦理征兵工作。
第六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將征兵工作經費列入財政預算。省人民政府根據當年的征兵任務下?lián)苷鞅鴮m椊涃M,不足部門由當地人民政府解決。
征兵工作經費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征兵辦公室負責管理,專款專用,接受財政、審計部門的監(jiān)督。
有征兵任務的單位應當安排一定經費,用于本單位的征兵工作。
第七條對認真執(zhí)行征兵法律、法規(guī),完成征兵工作任務成績突出的單位和個人,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征兵辦公室給予表彰或者獎勵。
第二章兵役登記和報名應征
第八條鄉(xiāng)鎮(zhèn)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和設有人民武裝部的企業(yè)事業(yè)單位,應當按照縣級兵役機關的安排,在每年征兵工作開始之前,對本地區(qū)、本單位當年12月31日前年滿18歲的男性公民進行兵役登記,依法確定應服兵役、免服兵役和不得服兵役人員。
經兵役登記和初步審查合格的,稱應征公民。
根據需要,可以按規(guī)定征集女性公民服現(xiàn)役。
第九條鄉(xiāng)鎮(zhèn)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和設有人民武裝部的企業(yè)事業(yè)單位,根據縣級人民政府征兵辦公室的部署,在每年征兵工作開始時發(fā)布征兵公告,設立下兵報名站。
第十條宣傳、教育、文化等部門應當采取多種形式進行國防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宣傳征兵法律、法規(guī)和有關政策,動員應征公民踴躍報名應征。
第十一條應征公民必須持本人身分證(或戶口簿)、學歷證明,在規(guī)定時間內到戶口所在地征兵報名站報名。因特殊情況本人不能到報名站報名的,可以委托其家屬或者所在單位代為報名。
第十二條鄉(xiāng)鎮(zhèn)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和設有人民武裝部的企業(yè)事業(yè)單位,應當對報名的應征公民進行身體、政治和文化情況的初步審查,并按照縣級人民政府征兵辦公室規(guī)定的人數,擇優(yōu)選定接受體格檢查的應征公民。
第三章體格檢查和政治審查
第十三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wèi)生行政部門按照同級人民政府征兵辦公室的要求,抽調和培訓體格檢查醫(yī)務人員,組成體格檢查組,設置體格檢查站,具體負責體格檢查工作。
第十四條鄉(xiāng)鎮(zhèn)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和設有人民武裝部的企業(yè)事業(yè)單位,應當組織被選定的應征公民到體格檢查站接受體格檢查。
第十五條體格檢查工作人員必須嚴格執(zhí)行國家規(guī)定的應征公民體格檢查標準和辦法,確保體格檢查質量。
第十六條應征公民的政治審查工作,由公安機關、基層單位根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征兵辦公室的安排具體實施。
第十七條政治審查工作人員必須嚴格執(zhí)行國家有關征集公民服現(xiàn)役政治條件的規(guī)定,重點弄清應征公民的現(xiàn)實表現(xiàn)。
第十八條征兵體格檢查和政治審查工作,實行崗位責任制。體格檢查和政治審查工作人員必須在體格檢查和政治審查表上簽字,不得弄虛作假。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干涉征兵體格檢查和政治審查工作,不得要求體格檢查和政治審查工作人員弄虛作假。
第十九條征兵工作人員向有關單位或者個人了解應征公民情況時,有關單位、個人必須如實提供。
第二十條應征公民接受體格檢查期間的工資、獎金和其他補貼,由所在工作單位照發(fā);無工作單位的,由所在基層組織視情況給予適當補助。
第四章審定新兵
第二十一條鄉(xiāng)鎮(zhèn)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和設有人民武裝部的企業(yè)事業(yè)單位,按照縣級人民政府征兵辦公室分配的征兵數量,本著擇優(yōu)的原則,在體格檢查、政治審查合格的應征公民中,提出新兵預定人員名單,報送縣級人民政府征兵辦公室審批。
第二十二條縣級人民政府征兵辦公室應當召集體格檢查組、政治審查組、接兵部隊和有關單位負責人集體審定新兵名單。
新兵名單確定后,由鄉(xiāng)鎮(zhèn)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和機關、團體、企業(yè)事業(yè)單位張榜公布,接受群眾監(jiān)督。
第二十三條應征公民服現(xiàn)役,須經縣級人民政府征兵辦公室批準。
被批準服現(xiàn)役的應征公民收到《應征公民入伍通知書》后,應當做好入伍準備,按照規(guī)定時間到指定地點報到。
第二十四條被批準服現(xiàn)役的應征公民,是在職職工的,由原單位發(fā)給離職當月的全部工資、獎金和各種補貼。
第二十五條被批準服現(xiàn)役的應征公民家屬憑《應征公民入伍通知書》享受軍屬待遇。
第五章交接和運送新兵
第二十六條新兵交接工作,由縣級人民政府征兵辦公室與接兵部隊共同組織實施。
交接雙方應當嚴格按照國務院、中央軍委《征兵工作條例》和有關規(guī)定辦理交接手續(xù),不得以任何理由拖延交接或者拒絕交接。
第二十七條新兵交接在縣級人民政府征兵辦公室所在地進行。交接手續(xù)應當在新兵起運前一天辦理完畢。新兵交接前所需費用由所在地征兵辦公室負責;自部隊接收之日起,所需費用由部隊負責。
第二十八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征兵辦公室、接兵部隊和交通、鐵路、公安等部門,應當按照新兵運輸計劃,做好新兵運送工作。
車站、港口和軍供站(兵站)應當協(xié)助接兵部隊做好新兵運輸中轉期間的服務保障工作。
第六章接收退兵
第二十九條新兵入伍后,因身體或者政治條件不合格,被部隊在規(guī)定期限內退回的,由縣級兵役機關負責接收,公安機關應予在原地落戶。入伍前為機關、團體、企業(yè)事業(yè)單位職工的,原單位應予復工、復職。
第三十條縣級兵役機關與部隊對退兵有異議的,由地、州、市兵役機關裁決;對裁決仍有異議的,由省兵役機關復查。經復查條例退兵條件的,由縣級兵役機關予以接收;不符合退兵條件的,由部隊負責帶回。
第七章法律責任
第三十一條有服兵役義務的公民拒絕、逃避兵役登記的,應征公民拒絕、逃避征集的,經教育不改,由基層人民政府依法強制其履行兵役義務。
第三十二條應征公民家屬或者所在單位負責人阻撓應征公民履行兵役義務的,由所在單位或者上級有關主管部門給予批評教育,責令其改正。
第三十三條兵役機關或者有關機關、團體、企業(yè)事業(yè)單位拒不接收接規(guī)定退回的不合格新兵的,由當地人民政府責令接收;情節(jié)嚴重的,對主管負責人和直接責任人給予行政處分。
第三十四條征兵工作人員和其他國家工作人員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所在單位給予行政處分;情節(jié)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違反規(guī)定擅自辦理入伍手續(xù)的;
(二)行賄、索賄、受賄的;
(三)出具假戶口、假學歷和其他假證明的;
(四)在體格檢查、政治審查工作中弄虛作假或者要求他人弄虛作假的;
(五)拖延交接或者拒絕交接新兵的;
(六)有其他玩忽職守、濫用職權、徇私舞弊行為的。
第三十五條接兵部隊人員違反征兵法律、法規(guī)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征兵辦公室將情況通報所在部隊處理。
第三十六條拒絕、阻礙征兵工作人員執(zhí)行職務的,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條例》處罰;情節(jié)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八章附則
第三十七條本條例所稱兵役機關,是指省軍區(qū)、軍分區(qū)(警備區(qū))和縣(市、市轄區(qū))人民武裝部。
第三十八條本條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關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工作報告的決議
2013-03-17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三十二號)
2010-06-2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加入《聯(lián)合國打擊跨國有組織犯罪公約關于預防、禁止和懲治販運人口特別是婦女和兒童行為的補充議定書》的決定
2009-12-26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2004修正)
2004-10-27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睦鄰友好合作條約》的決定
2005-08-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土庫曼斯坦關于打擊恐怖主義、分裂主義和極端主義的合作協(xié)定》的決定
2006-10-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死刑案件核準問題的決定
1981-06-10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的若干規(guī)定的決議 附:修正本
1982-12-10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
1997-08-29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關于批準設立重慶直轄市的決定
1997-03-1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香港特別行政區(qū)籌備委員會關于建立香港回歸祖國紀念碑的決議
1996-05-25中華人民共和國紅十字會法
1993-10-31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qū)駐軍法
1999-12-20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文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商投資法實施條例
2020-01-01國務院關于在線政務服務的若干規(guī)定
2019-04-26易制毒化學品管理條例(2018修正)
2018-09-18宗教事務條例(2017年修訂)
2017-08-26青島市環(huán)境保護行政處罰裁量基準規(guī)定
1970-01-0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湖南望城經濟開發(fā)區(qū)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的復函
2014-02-18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2011年)
2011-07-1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國家森林防火指揮部組成人員的通知
2013-08-23國務院關于印發(fā)“寬帶中國”戰(zhàn)略及實施方案的通知
2013-08-0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fā)國家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總局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guī)定的通知
2013-03-26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電煤市場化改革的指導意見
2012-12-2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做好減輕農民負擔工作的意見
2012-04-17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558號
2009-08-1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批準無錫市城市總體規(guī)劃的通知
2009-03-16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節(jié)油節(jié)電工作的通知
2008-08-0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做好強降雨防范工作的通知
2008-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