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省司法廳獲悉,近日《河南省刑釋解教人員安置幫教工作銜接辦法》出臺,該辦法對刑釋解教文書的寄送、接收和刑釋解教人員出監所后的接送、管控等工作作出了詳細規定。
提前30日寄送刑釋解教通知書
針對刑釋解教通知書,我省規定:服刑、在教人員刑釋解教時, 監獄、勞教所、看守所應當提前30日將其在監獄、勞教所、看守所認罪服法情況、改造表現、刑釋解教時間、技術特長、擇業意向以及做好安置幫教工作的建議,規范填寫《刑滿釋放人員通知書》、《解除勞動教養人員通知書》,用掛號信的方式寄送至服刑、在教人員原戶籍所在地的縣(市、區)公安局、司法局(安置幫教辦公室)。
對因減刑、假釋、減期、提前解教等原因釋放、解教,無法提前寄送通知書的,應當自減刑、假釋裁定書送達之日或接到上級主管機關批準文件之日起7日內及時寄送,必要時可先行電話通知。對服刑、在教的老病殘少人員,監獄、勞教所、看守所要在寄送通知書的同時,負責將《提請安置(老病殘少)刑釋解教人員通知書》寄送至刑釋解教人員原戶籍所在地的縣(市、區)公安局、司法局(安置幫教辦公室)、民政局,提請當地有關部門做好安置其生活的準備工作。有關部門應當及時寄送回執,并就安置問題提出協調意見。
服刑、在教人員刑釋解教后,監獄、勞教所、看守所要在7日內將《罪犯出監(所)鑒定表》或者《解除勞動教養鑒定表》用掛號信的方式寄送其原戶籍所在地的縣(市、區)公安局、司法局(安置幫教辦公室)。
7日內通知原戶籍所在地派出所
針對刑釋解教文書接收,我省規定:縣(市、區)公安局收到《刑滿釋放人員通知書》、《解除勞動教養人員通知書》、《提請安置(老病殘少)刑釋解教人員通知書》后,應當登記造冊,整理分類,建立檔案,并在7日內通知刑釋解教人員原戶籍所在地公安派出所。縣(市、區)司法局(安置幫教辦公室)、民政局收到《刑滿釋放人員通知書》、《解除勞動教養人員通知書》、《提請安置(老病殘少)刑釋解教人員通知書》后,應當登記造冊,整理分類,建立檔案,并在7日內通知刑釋解教人員原戶籍所在地司法所、民政所。
14日內到當地派出所、司法所報到
針對刑釋解教人員出監所時的接送工作,我省規定:刑釋解教人員在離開監所后14日內,要持刑滿釋放證明、解除勞動教養證明到原戶籍所在地公安派出所、司法所報到。“危安犯“、“危頑犯“刑滿釋放時,由監獄、看守所負責送回原戶籍地,送回比例要達到100%;并與戶籍地的公安、司法行政機關做好銜接,落實管控措施的比例要達到100%。
無家可歸、無親可投、無業可就“三無“刑釋解教人員由監獄、勞教所、看守所聯系原戶籍地縣(市、區)安置幫教機構建立的實體、基地、培訓中心予以過渡性安置。對生活不能自理又無親屬接領的老病殘少人員,由監所單位派人送回原戶籍所在地,移交其親屬、監護人或有關部門安置其生活。刑釋解教人員刑釋、解教時,監所單位應當按照有關規定足額發放釋放費、解教費。
司法所會同派出所聯合幫教
我省規定:公安派出所在刑釋解教人員報到時,對按規定需要辦理入戶手續的要及時辦理,并制發身份證。同時通知責任區民警,列為重點人口管理,會同司法所、村(居)委員會開展幫教活動。對未向公安派出所報到的刑釋解教人員,應向縣(市、區)公安局、司法局(安置幫教辦公室)以及同級司法所通報。刑釋解教人員暫住地的公安派出所一經發現,應立即通報其原戶籍所在地公安派出所。
司法所在刑釋解教人員報到時,要積極組織協調有關部門做好安置工作,幫助、引導、扶助刑釋解教人員就業或解決生活出路問題,會同公安派出所、村(居)委會開展幫教活動。#p#分頁標題#e#
對人戶分離的刑釋解教人員,戶籍地公安派出所、司法所和現駐地公安派出所、司法所要密切聯系,積極配合,按照職責分工落實“兩頭包,雙列管“措施,接茬管理,跟蹤幫教。對已銜接但離開原籍去向不明、脫管脫控的刑釋解教人員要重點排查,加強協查通報,做到對刑釋解教人員銜接到位、管理到位,幫教到位。
縣刑釋解教人員近親屬、監護人經告知后,仍拒絕接收,不依法履行贍養、扶養、撫養、監護等義務的,應當提請有關部門追究其法律責任。
我省要求,各監獄、勞教所、看守所要做好安置幫教管理軟件運行工作,裝備先進設備、配備得力人員,準確無誤地錄入刑釋解教人員信息,及時安全地傳送至省監獄管理局、省司法廳勞教局、省公安廳監管總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2014年修正)
2002-06-29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法
2010-10-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加入《聯合國打擊跨國有組織犯罪公約關于預防、禁止和懲治販運人口特別是婦女和兒童行為的補充議定書》的決定
2009-12-26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沒收非法所得”是否包含沒收土地問題的答復
1990-08-0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檢察官法》的決定(2001)
2001-06-3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的決定(2001)
2001-10-27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禁止或限制使用某些可被認為具有過分傷害力或濫殺濫傷作用的常規武器公約>第一條修正案》的決定
2003-06-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召開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的決定
2003-12-27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票據法》的決定(2004)
2004-08-28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有關出口退稅、抵扣稅款的其他發票規定的解釋
2005-12-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的決定
2002-10-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的決定
1986-12-02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所得稅法[已修定]
1980-09-1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海南省出席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團組成的決定
1989-02-2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設立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決定
1990-04-04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法
1997-03-14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選舉和決定任命辦法
1998-03-1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1998-11-0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2001-03-28礦產資源開采登記管理辦法(2014修訂)
2014-07-29血液制品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中國公民出國旅游管理辦法(2017修訂)
2017-03-01中華人民共和國合伙企業登記管理辦法(2019修正)
2019-03-02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實施條例
2018-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實施條例
2017-05-28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實施條例(2014年修訂)
2014-04-29中華人民共和國營業稅條例(草案)[失效]
1984-09-18國務院關于廢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
2013-07-18國務院關于城市優先發展公共交通的指導意見
2012-12-29國務院關于發布第八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名單的通知
2012-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