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聯系安排,代表可持證就地視察 拒絕或者阻礙視察,將被追究責任
為了解更真實的情況,避免走過場,北京規定市人大代表視察應當采取多種形式,這就意味著可在不事先告知的情況下采取“突然襲擊”,對全市各級國家機關和有關單位明察暗訪。
《北京市人民代表大會代表視察辦法》已由日前召開的北京市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九次會議修訂通過。《辦法》明確,全市一切組織和個人都必須尊重代表的權利,支持代表依法執行代表職務,依法進行視察。
《辦法》明確規定,視察應當采取多種形式,兼顧不同類型單位,便于代表全面、真實地了解情況。據介紹,視察的“多種形式”,就包括明察與暗訪相結合,也包括增加一些事先不通知被視察單位的視察活動。
對視察工作的開展,《辦法》規定市人大常委會應當組織或者委托區、縣人大常委會組織代表進行集中視察,視察的內容包括市人大及其常委會決議、決定的貫徹落實情況,本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預算的執行情況,以及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問題。
“集中視察應當制定視察方案,確定視察內容時應當聽取代表和有關方面的意見。視察方案經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會議同意后實施。”
同時,《辦法》規定:“根據代表的要求,經市和區、縣人大常委會聯系安排,代表可以持代表證就地進行視察。”“市人大常委會可以建議代表就某一問題持代表證進行視察。”
《辦法》明確了相關單位接受視察的法律義務。規定本市各級國家機關和有關單位,在接受代表視察時,應當提供相關材料,其負責人應當向代表如實匯報情況,認真聽取代表意見,回答代表提出的問題。有關國家機關和組織接到代表書面提出的建議、批評和意見后,應當按照《北京市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建議、批評和意見辦理條例》的規定認真辦理,并答復代表。拒絕或者阻礙代表依法進行視察以及對提出批評或者反映問題的代表進行威脅或者打擊報復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法》的規定處理。
對于代表在視察中發現問題的處理,《辦法》規定,代表視察時,可以向被視察單位提出建議、批評和意見,但不直接處理問題。對需要由本市有關國家機關和組織研究處理的問題,可以按照相關規定,書面提出建議、批評和意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音像制品管理條例(2011修訂)
2011-03-1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納米比亞共和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2007-04-27中央人民政府最高人民檢察署暫行組織條例[失效]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1982)
1982-12-04八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關于第九屆全國人大代表名額和選舉問題的決定
1997-03-14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就業政策公約》的決定
1997-05-0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辭去代表職務的辦法的決定
1999-01-30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1979)
1979-07-0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縣、鄉兩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選舉時間的決定
1984-09-0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設立海南省的決定
1988-04-13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
1991-06-29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第一屆政府推選委員會具體產生辦法
1998-11-0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俄羅斯聯邦和哈薩克斯坦共和國關于確定三國國界交界點的協定》的決定
1999-12-2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決定
2000-08-25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
2002-10-28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關于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決定
2003-03-10礦產資源開采登記管理辦法(2014修訂)
2014-07-29國務院關于通用航空管理的暫行規定(2014修訂)
2014-07-29實驗動物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食鹽專營辦法(2017修訂)
2017-12-26宗教事務條例(2017年修訂)
2017-08-26中華人民共和國煙草專賣法實施條例(2016年修正)
2016-02-06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質量工作考核辦法的通知
2013-05-30國務院關于山東省海洋功能區劃(2011—2020年)的批復
2012-10-10國務院關于印發“十二五”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方案的通知
2011-12-0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建立健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補償機制的意見
2010-12-10國務院關于促進農業機械化和農機工業又好又快發展的意見
2010-07-05國務院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國家行政學院工作的若干意見
2010-01-10國務院關于發布第七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名單的通知
2009-12-28國務院關于加快供銷合作社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
2009-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