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條 為了加強行政區劃的管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的有關規定,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行政區劃應保持穩定。必須變更時,應本著有利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有利于行政管理,有利于民族團結,有利于鞏固國防的原則,制訂變更方案,逐級上報審批。
第三條 省、自治區、直轄市的設立、撤銷、更名,報全國人民 代表大會審議決定。
第四條 下列行政區劃的變更由國務院審批:
(一)省、自治區、直轄市的行政區域界線的變更,省、自治區人民政府駐地的遷移;
(二)自治州、縣、自治縣、市、市轄區的設立、撤銷、更名和隸屬關系的變更以及自治州、縣、自治縣、市人民政府駐地的遷移;
(三)自治州、自治縣的行政區域界線的變更,縣、市的行政區域界線的重大變更;
(四)凡涉及海岸線、海島、邊疆要地、重要資源地區及特殊情況地區的隸屬關系或行政區域界線的變更。
第五條 縣、市、市轄區的部分行政區域界線的變更,國務院授權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審批;批準變更時,同時報送民政部備案。
鄉、民族鄉、鎮的設立、撤銷、更名和行政區域界線的變更,鄉、民族鄉、鎮人民政府駐地的遷移,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審批。
第六條 行政公署、區公所、街道辦事處的撤銷、更名、駐地遷移,由依法批準設立各該派出機關的人民政府審批。
第七條 變更行政區劃向上級人民政府報告的內容應包括:變更的理由、范圍,隸屬關系,政治經濟情況,人口和面積數字,擬變更的行政區域界線地圖,以及縣級和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含行政公署)的報告或意見等。
第八條 各級民政部門分級負責行政區劃的管理工作。各級民政部門在承辦行政區劃變更的工作時,應根據情況分別同民族、人事、財政、外事、城鄉建設、地名等有關部門聯系洽商;在承辦民族自治地方的行政區劃變更的工作時,應同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和有關民族的代表充分協商擬定。
各級民政部門,應建立完整的行政區劃檔案。
第九條 本規定由民政部負責解釋。
第十條 本規定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關于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名額和選舉問題的決定
2012-03-14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關于200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0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的決議
2009-03-1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如何適用固體廢物跨省轉移行政許可辦理時限的答復
2007-05-2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設立國家測繪總局的決議
1970-01-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的決定(2001)
2001-06-30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上海合作組織特權與豁免公約》的決定
2005-02-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阿富汗伊斯蘭共和國睦鄰友好合作條約》的決定
2006-10-31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
1994-10-27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1999-08-30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關于批準設立重慶直轄市的決定
1997-03-14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
1994-08-31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
1996-03-17中華人民共和國獻血法
1997-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修訂]
2002-10-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條的解釋
2002-08-29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境口岸衛生監督辦法(2019修正)
2019-03-02專利代理條例(2018修訂)
2018-11-06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5-04無證無照經營查處辦法
2017-08-06植物檢疫條例(2017修正)
2017-10-17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條例(2016年修正)
2016-02-06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實施細則(2013修正)
2013-07-182015年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轉變政府職能工作方案
2015-05-12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一(1999年)
1999-12-25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湖南望城經濟開發區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復函
2014-02-18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關于印發《中小學校責任督學掛牌督導規程》和《中小學校責任督學工作守則》的通知
2013-12-18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2011年)
2011-07-19大連市科學技術進步條例(2013)
2013-06-2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公布遼寧大黑山等21處新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名單的通知
2013-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