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日舉行的“中國金融衍生品論壇”上,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成思危、中國銀監會主席劉明康以及中國證監會主席等均在發言中指出,適時推出金融期貨品種,對我國資本市場的發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現在推出金融期貨,市場條件已基本具備。但開展金融期貨,離不開嚴格的監管和必要的法律規范。證監會有關負責人此前表示,作為期貨方面最為重要的法律規范,《期貨交易管理暫行條例》的修改已進入最后階段,修改后的條例有望近期公布,這將為金融期貨、尤其是股指期貨的盡快推出掃清最后障礙。
那么這部于1999年9月2日開始實施至今已近十年的行政法規的修改,到底有哪些亮點?一位期貨業專家向記者透露,“作為期貨業最為重要的這部法規不只是在文字上去掉‘暫行’兩字,而是對原有法規的全面革新”。
交易所可采用公司制是最大創新
現行條例規定,期貨交易所是不以營利為目的,按照其章程規定實行自律管理的組織,其所得收益不得分配給會員、不得挪作他用,即期貨交易所只能采用會員制。但是,較之會員制期貨交易所,“公司制期貨交易所在運作管理、市場創新,以及風險管理等方面更富有效率,更有競爭力,而且就近年來國際上期貨交易所組織形式的發展趨勢看,越來越多的期貨交易所采用了公司制”。條例修訂專家組成員、中國政法大學教授李曙光說,“條例有必要為期交所實行公司制組織形式預留法律空間,而且,最近經國務院批準設立的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即采用公司制組織形式”。
草案稿第7條明確規定,經中國證監會批準,期貨交易所可以采取會員制或者公司制組織形式。神華期貨經紀有限公司總裁汪正說,“多項重大變革中,組織形式可采公司制是最大的創新”。
增加期貨交易品種
現行條例所指的期貨交易,僅指商品期貨交易。我國現有的
鄭州期貨交易所、
大連期貨交易所以及
上海期貨交易所,交易的期貨品種只是各種各樣的商品,如大豆、小麥、棉花等農產品期貨,以及金、銀等非農產品期貨,但是對于“在全世界占有期貨市場交易總額85%以上的金融期貨,我國卻是一片空白”。汪正說,包括股指期貨、匯率期貨、利率期貨以及針對單只股票的個股期貨等在內的金融期貨,急需在條例中加以明確。這樣做的目的,“不僅在于豐富交易品種,有利充分發現價格,還有利于積極參與國際定價”。
期貨交易品種的多樣性,對于資本市場的發展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為此,草案開宗明義,期貨交易指“商品期貨、金融期權合約和期權合約交易”。
投資者保證金安全存管
與證券公司挪用客戶保證金這一市場毒瘤相似,期貨公司挪用投資者保證金的事也時有發生。草案第四章期貨交易規則中多項條款,明確期貨公司對投資者保證金劃轉等有關規定,要求期貨公司應“嚴格執行保證金制度”。
草案第39條規定,期貨公司向投資者收取的保證金,屬于投資者所有,嚴禁挪作他用,只有在“依據投資者的指示支付保證金余額”等情形下,期貨公司才可劃轉投資者保證金。
草案第40條及52條規定,期貨交易所應當將期貨公司從事自營業務交存的保證金,與從事經紀業務代投資者交存的保證金分開存放,并不得動用投資者的保證金為期貨公司追加保證金。
為了更好地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從制度上杜絕期貨公司或期貨交易所挪用投資者保證金,期貨業協會一位負責人介紹,條例將監管部門的一些作法進行了肯定。例如,草案第70條明確規定,證監會應當建立、健全投資者保證金安全存管監控制度。證監會可以設立期貨保證金安全存管監控機構,依照有關規定,對期貨市場保證金安全實施實時監控,以便及時發現和解決挪用保證金的行為。
設立期貨投資者保障基金
期貨市場具有與生俱來的風險,這些風險包括結算風險、違規代理風險、投資者自身的交易風險,以及市場主體的道德風險等。
天津一位資深期貨投資者說,“期貨與證券市場相比,期貨具有杠桿作用,搞好了賺得多,不然的話賠得也很慘”。#p#分頁標題#e#
現行條例正是出于這種顧慮,再加上當時清理整頓的需要,采取了許多非市場化的行政管制手段。國務院法制辦在草案的說明中指出,“將期貨公司的業務范圍僅限于國內經紀業務,嚴禁金融機構和信貸資金入市,嚴格限制國有企業入市等”,這些試點階段“管制過死的政策”,已不能適應市場經濟條件的現實需要。事實是,“隨著一個個清理整頓的規定的出臺,期貨市場一步步陷于窘境。管制過度已成為期貨市場發展的最大障礙”。李曙光分析說。
為此草案規定,期貨交易所可以實行結算會員制度,為期貨交易增加一道防火墻。草案明確規定,經證監會批準,可以設立期貨交易專門結算機構,履行期貨市場的結算職責,以便加強監管,分散風險。同時,草案第69條規定,國家可以根據期貨市場發展的需要,設立期貨投資者保障基金,以防范不可預見的系統風險對投資者合法權益的侵害。
草案與現行條例相比,不僅在條目上有所增加,現行條例71條,6月29日的草案共107條。在章節上原來只有七章,即總則、期貨交易所、期貨公司、期貨市場基本規則、監督管理、罰則、附則。草案增加了專章:期貨業協會。
不僅如此,“草案吸收了新修訂的證券法和公司法中的許多先進理念,也參考了銀行業監督管理辦法中的諸如‘審慎經營’規定,使草案更具先進性”,神華期貨總裁汪正分析說。比如,草案第77條即參照證券法第154條的規定,增加了“在期貨公司被接管、托管期間,對公司高管采取的監管措施以及限制出境的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