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條 法官享有下列權利:
(一)履行法官職責應當具有的職權和工作條件;
(二)依法審判案件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
(三)非因法定事由、非經法定程序,不被免職、降職、辭退或者處分;
(四)獲得勞動報酬,享受保險、福利待遇;
(五)人身、財產和住所安全受法律保護;
(六)參加培訓;
(七)提出申訴或者控告;
(八)辭職。
【釋義】 本條是關于法官享有哪些權利的規定。
為了保障人民法院的法官正確履行職務,公正司法,必須賦予其一定權利。根據本條的規定,人民法院的法官依法享有下列權利:
(一)履行法官職責應當具有的職權和工作條件。這里規定的“法官職責”是指本法第五條規定的職責,即依法參加合議庭審判或者獨任審判案件,以及法律規定的其他職責。法官在履行上述職責時,刑事訴訟法、民事訴訟法、行政訴訟法和其他相關法律中規定了其應當具有的職權,如參加合議庭審判時,法官有權對當事人進行提問;有權就有關問題進行調查;有權就法定事由出現后決定中止審理;有權對與案件無關的提問進行制止等,這些職權主要是指審判活動中的職權,如果法官不是在執行職務行為時,則不具備法律所規定的審判職權。為了進行正常的審判活動,法官還必須具備相應的工作條件,這里的工作條件包括審判場所、辦公地點、辦公用具、法官服裝等。
(二)依法審判案件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這是憲法確定的一項重要司法原則,人民法院組織法也規定了這一原則。這一規定主要是指法官審判案件必須依法進行,法官審理案件只服從法律,對于任何依仗權勢以言代法、以權壓法,非法干涉辦案活動的行為,都有權抵制,不受任何行政機關、團體和個人的干涉。
(三)非因法定事由、非經法定程序,不被免職、降職、辭退或者處分。這里規定的“法定事由”和“法定程序”是指法律明確規定對于哪些情況下法官才被免職、降職、辭退或者處分,同時法官的任命也是經過人大常委會任命或者人民法院任命的,如果需要對法官免職、降職、辭退或者處分,也必須經過法定的程序。這里規定法定被免職的情形主要是指本法第十三條規定的情形,即:1.喪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的;2.調出本法院的;3.職務變動不需要保留原職務的;4.經考核確定為不稱職的;5.因健康原因長期不能履行職務的;6.退休的;7.辭職或者被辭退的;8.因違紀、違法犯罪不能繼續任職的。法定被降職主要是指不能勝任現職工作或者其他違反有關規定的情況。法定辭退的情形主要是指本法第四十條規定的情況,即:1.在年度考核中,連續兩年確定為不稱職的;2.不勝任現職工作,又不接受另行安排的;3.因審判機構調整或者縮減編制員額需要調整工作,本人拒絕合理安排的;4.曠工或者無正當理由逾假不歸連續超過十五天,或者一年內累計超過三十天的;5.不履行法官義務,經教育仍不改正的。法定處分的情形主要是指本法第三十二條規定的情況,即:1.散布有損國家聲譽的言論,參加非法組織,參加旨在反對國家的集會、游行、示威等活動,參加罷工;2.貪污受賄;3.徇私枉法;4.刑訊逼供;5.隱瞞證據或者偽造證據;6.泄露國家秘密或者審判工作秘密;7.濫用職權,侵犯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8.玩忽職守,造成錯案或者給當事人造成嚴重損失;9.拖延辦案,貽誤工作;10.利用職權為自己或者他人謀取私利;11.從事營利性的經營活動;12.私自會見當事人及其代理人,接受當事人及其代理人的請客送禮;13.其他違法亂紀的行為。
(四)獲得勞動報酬,享受保險、福利待遇。勞動權和獲得報酬權是憲法規定的公民的基本權利。法官作為國家的勞動者,同樣有權獲得勞動報酬。這里的“報酬”既包括法官的工資收入,也包括合法的其他收入。關于法官的工資和其他報酬,國家有專門的規定。另外,法官還享受法律規定的保險和福利待遇。
(五)人身、財產和住所安全受法律保護。法官擔負維護國家法律,懲辦一切犯罪分子,解決民事糾紛,保護國家、集體和個人的合法權益的任務,其在執法過程中,往往更容易受到打擊報復,因此,法律對法官的人身、財產和住所的安全受保護專門作了規定。
(六)參加培訓。法官是法律的執行者,加強培訓,是正確理解和把握法律規定的內容的關鍵,法官只有不斷學習,才能正確運用法律審判案件。參加培訓,不斷學習,從而提高業務素質,是法官的一項重要的權利。
(七)提出申訴或者控告。申訴權和控告權是法官對于自身權利受到侵害或者對處理不服時的一種救濟的權利。法官對于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侵犯本人權利的,有權提出控告。對于本人的處分或者處理不服的,有權向原處分、處理機關申請復議,并有權向原處分、處理機關的上級機關申訴。法官提出申訴和控告,應當實事求是,不得捏造事實、誣告陷害。
(八)辭職。法官辭職應當是自愿的,任何人不得強迫或者以其他非法手段迫使法官辭職。法官辭職,是法官的自由,是其一項應有的基本權利。應當注意的是,根據本法規定,法官辭職應當由本人提出書面申請。法官辭職后,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免除其職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慈善法
2016-03-16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2013年修正)
2013-12-28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關于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名額和選舉問題的決定
2012-03-14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外外交人員法
2009-10-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政府文化合作協定的決議
1970-01-01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關于禁止發展、生產、儲存和使用化學武器及銷毀此種武器的公約》的決定
1996-12-3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巴塞爾公約>締約方會議第三次會議通過的決定第Ⅲ/1號決定對<巴塞爾公約>的修正》的決定
1999-10-31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對“隱匿、銷毀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告構成犯罪的主體范圍”問題的答復意見
2002-01-14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普及法
2002-06-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烏茲別克斯坦共和國關于打擊恐怖主義、分裂主義和極端主義的合作協定》的決定
2004-08-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關于中俄國界東段的補充協定》的決定
2005-04-2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 《中華人民共和國歸僑僑眷權益保護法》的決定
2000-10-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領事條約》的決定
2000-04-29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商品檢驗法
1989-02-2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縣、鄉兩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選舉時間的決定
1983-09-0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由對外經濟貿易部行使原外國投資管理委員會的批準權的決定
1983-03-0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對1978年底以前頒布的法律進行清理情況和意見報告的決定
1987-11-2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授權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設立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的準備工作機構的決定
1993-03-31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的意見
2014-07-24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銀行管理條例(2014年修正)
2014-11-27浙江省電網設施建設保護和供用電秩序維護條例
2014-07-11銀行辦理結售匯業務管理辦法
2014-06-22國務院關于廢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
2014-02-1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浙江慈溪經濟開發區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復函
2014-02-18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稽查條例 (2011修訂)
2011-01-08企業債券管理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煤礦安全生產工作的意見
1970-01-0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貫徹實施質量發展綱要2013年行動計劃的通知
2013-02-2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2013年部分節假日安排的通知
2012-12-0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十二五”全國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規劃的通知
2012-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