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條 【突發事件監測制度】國家建立健全突發事件監測制度。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根據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和公共衛生事件的種類和特點,建立健全基礎信息數據庫,完善監測網絡,劃分監測區域,確定監測點,明確監測項目,提供必要的設備、設施,配備專職或者兼職人員,對可能發生的突發事件進行監測。
條文注釋
突發事件基礎信息庫,是指應對突發事件所必備的有關危險源、風險隱患、應急資源(物資儲備、設備及應急隊伍)、應急避難場所(分布、疏散路線和容納能量等)、應急專家咨詢、應急預案、突發事件案例等基礎信息的數據庫。本條明確規定要建立健全基礎信息庫,要求各級政府開展各類風險隱患、風險源、應急資源分布情況的調查并登記建檔,為各類突發事件的監測預警和隱患治理提供基礎信息。要統一數據庫建設標準,實現基礎信息的整合和資源共享,提高信息的使用效率。
完善監測網絡系統,一是在完善現有氣象、水文、地震、地質、海洋和環境等自然災害監測網的基礎上,適當增加監測密度提高技術裝備;二是建立危險源、危險區域的實時監控系統和危險品跨區域流動動態監控系統;三是在完善省市縣鄉村五級公共衛生事件信息報告網絡的同時,健全傳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動植物疫情、植物病蟲害和食品藥品安全等公共衛生事件監測系統。無論哪一類突發事件的監測系統,都要加大監測設施、設備建設,配備專職或者兼職的監測人員。
本條未對社會安全事件的監測制度作出規定,主要原因是社會安全事件不同于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事件,不好通過技術手段進行監測,也難以預警,主要還是要通過排查和信息報告制度來解決。
關聯法規
《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第9-15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氣象法》第27-29、32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第31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第17、18、28條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管理條例》第14、15條
《國家綜合減災“十一五”規劃》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2018)
2018-03-11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2006年修訂)
2006-06-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的決定
2014-11-01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主席令第八十七號)
2008-02-28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1978)[失效]
1978-03-0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制止危及海上航行安全非法行為公約》及《制止危及大陸架固定平臺安全非法行為議定書》的決定
1991-06-29中華人民共和國檢察官法(2001修訂)
2001-06-30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葡萄牙共和國關于刑事司法協助的協定》的決定
2006-12-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澳大利亞關于刑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2006-10-31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關于興建長江三峽工程的決議
1992-04-03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
1970-01-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關于建立香港回歸祖國紀念碑的決議
1996-05-25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選舉和決定任命辦法
1998-03-10澳門特別行政區司法機關具體產生辦法
1999-07-0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的決定(1999)
1999-12-25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稽查條例(2016修訂)
2016-06-19殘疾人教育條例(2017修訂)
2017-02-01外國企業常駐代表機構登記管理條例(2018修正)
2018-09-18出入境邊防檢查條例
1970-01-01全國社會保障基金條例
2016-03-10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2016年修正)
2016-02-06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一(1999年)
1999-12-25因公臨時出國經費管理辦法
2013-12-30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2011修訂)
2011-10-28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集體所有制企業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成立第三次全國經濟普查領導小組的通知
2013-04-29國務院關于落實《政府工作報告》和國務院第一次全體會議精神重點工作部門分工的意見
2013-03-2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貫徹實施質量發展綱要2013年行動計劃的通知
2013-02-2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內燃機工業節能減排的意見
2013-02-06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開展對口幫扶貴州工作的指導意見
2013-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