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條】
第四十四條 義務教育經費投入實行國務院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根據職責共同負擔,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負責統籌落實的體制。農村義務教育所需經費。由各級人民政府根據國務院的規定分項目、按比例分擔。
各級人民政府對家庭經濟困難的適齡兒童、少年免費提供教科書并補助寄宿生生活費。
義務教育經費保障的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釋義】
本條是關于義務教育經費保障體制的規定。
一、進一步強化中央政府經費投入的責任
依據我國憲法的規定,國家負有培養青年、少年、兒童在品德、智力、體質等方面全面發展的責任。但是在我國現行財政體制下,中央和省一級政府承擔義務教育經費的比例約占義務教育總經費的2%和11%,其余87%落在財力最為薄弱的縣級政府頭上。這樣一來,中央和省級財政責任虛化,而縣級教育行政管理部門只能通過雜費和其他項目的收費獲取資金,以保證義務教育學校的正常運轉。因此,這次修訂義務教育法的核心問題,就是如何明確國家財政保障義務教育經費的責任,實現真正全額免費的義務教育。
目前世界上多數國家的基礎教育經費基本上由政府承擔。許多發達國家以法律的形式對各級政府義務教育的投入比例做了硬性的規定。如德國規定聯邦政府承擔義務教育經費的比例占到義務教育經費總額的10%左右,州政府占65%以上,州以下政府占20%以上。在維持經費水平的基本標準方面,美國和日本分別有教育經費法和教育基本法作保障。20世紀90年代,美國聯邦政府、州政府和學區分擔包括義務教育在內的初中等教育公共經費的比例分別穩定在7%—8%、48%和45%。在日本,中央通過轉移支付分擔了50%的城鄉義務教育教師工資經費,中央分擔的比例高達政府義務教育總經費的23%,其余77%由地方兩級政府各負擔一半。
二、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
加強農村義務教育,是關系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一項戰略任務,是實現“十一五”規劃戰略目標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大舉措。從2006年至2010年,我國將按照“明確各級責任、中央地方共擔、加大財政投入、提高保障水平、分步組織實施”的原則,逐步將農村義務教育全面納入公共財政保障范圍,建立中央和地方分項目、按比例分擔的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調解仲裁法
2009-06-2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葡萄牙共和國關于刑事司法協助的協定》的決定
2006-12-29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選舉辦法
1994-03-15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一屆政府推選委員會的具體產生辦法
1996-08-10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議事規則
1989-04-04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已修改]
1990-09-07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1992)
1992-09-04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
1997-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駐軍法
1999-06-28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小企業促進法
2002-06-29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
2006-04-29食鹽專營辦法(2017修訂)
2017-12-26出入境邊防檢查條例
1970-01-01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的意見
2014-07-24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法人登記管理條例施行細則(2014年修訂)
2014-02-20國務院關于同意將山東省青州市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批復
2013-11-1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同意福建省縣際間海域行政區域界線的通知
2012-01-2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三網融合第二階段試點地區(城市)名單的通知
2011-12-3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進一步加強法制宣傳教育的決議
2011-04-22國務院關于印發舟曲災后恢復重建總體規劃的通知
2010-11-04全民健身條例
2009-08-3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轉發發展改革委等部門促進擴大內需鼓勵汽車家電以舊換新實施方案的通知
2009-06-01國務院關于實施成品油價格和稅費改革的通知
2008-12-1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環境保護部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的通知
2008-07-10汶川地震災后恢復重建條例
2008-06-08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關于2008年關稅實施方案的通知
2007-12-14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中國反對拐賣婦女兒童行動計劃(2008—2012年)的通知
2007-12-1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開展全國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專項整治行動檢查驗收工作的通知
2007-12-10人民調解委員會暫行組織通則[失效]
1954-03-22國務院關于我國公民因私事出國的管理工作由公安部統一掌握的通知
1956-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