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殯葬改革是一項移風易俗的社會改革,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組成部分。公墓管理是殯葬改革的重要內容。建國40多年來,我國的殯葬改革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但在公墓建設和管理中也存在著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如:一些地方亂批亂建公墓、浪費土地資源、破壞生態環境和借辦喪事之機大搞封建迷信活動;有的公墓(塔陵園)單位利用墓穴和骨灰存放格位進行傳銷和炒買炒賣等不正當營銷活動,損害了群眾的利益,引發出一些不安定因素。這些問題嚴重地影響了殯葬改革和社會主義兩個文明建設。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和有關單位要充分認識公墓建設和管理的重要性,切實加強領導,采取堅決有效措施,加大公墓管理的力度,抓好殯葬改革工作。
經國務院批準,現將民政部《關于進一步加強公墓管理的意見》轉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情況,認真貫徹執行。
關于進一步加強公墓管理的意見
(民政部 一九九八年一月六日)
近年來,地方各級民政部門根據國務院批轉《民政部關于加強公墓管理的報告》和民政部《公墓管理暫行辦法》,加強了對公墓(含塔陵園等骨灰存放設施,下同)的管理,取得了一定成效,對推進殯葬改革起到了積極作用。但是,當前公墓建設和管理中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有的部門、單位和個人無視國家對公墓管理的規定,亂批亂建公墓,浪費了土地資源,破壞了生態環境,同時引發出大量的封建迷信活動,滋長了喪事大操大辦的陳規陋習;有的公墓單位為牟取暴利,把骨灰存放格位混同一般產品,以增值為誘餌,欺騙群眾競相購買,大肆進行傳銷和炒買炒賣等不正當營銷活動,損害了群眾的利益,引發出一些不安定因素。這些問題嚴重地影響了殯葬改革和社會主義兩個文明建設。為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發布的《殯葬管理條例》,保護土地資源,促進兩個文明建設和維護社會穩定,必須采取切實有效措施,進一步加強公墓管理工作。為此,特提出以下意見。
一、要認真開展清理整頓公墓的工作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要組織民政、公安、土地、工商等有關部門,集中一段時間開展清理整頓公墓的工作。
(一)清理整頓的范圍。
1.未經省、自治區、直轄市民政廳(局)批準興建的公墓和未經民政部或國家計委批準立項的吸收外資(含香港及澳門、臺灣)合資合作興建的公墓,即為非法公墓。
2.雖經批準建立,但在公墓內修建封建迷信設施、搞違法營銷活動或未經驗收擅自經營的公墓單位。
3.出售墓穴和骨灰存放格位,從事營銷活動的公益性公墓。
(二)清理整頓的措施。
1.對在國家禁止建墓區域內興建的非法公墓,必須取締,所占的土地由土地管理部門依法處理。地方人民政府要根據具體情況研究切實可行的措施,妥善解決有關問題。
2.對建在荒山瘠地、埋葬數量少的非法公墓,由當地政府責令興建公墓的單位負責將已葬墓穴遷葬至合法公墓內;對埋葬數量較大,一時難以遷葬的,要責令其停止出售墓穴,興建公墓的單位要在限期內搞好綠化美化,接受政府殯葬管理部門或提供公墓養護費及綠化費,移交殯葬管理部門管理。待墓穴使用周期期滿后,將墓穴遷出,恢復地貌。
對當地確實需要,又不違背公墓建設規劃的非法公墓,興建公墓的單位要按規定補辦審批手續,接受政府殯葬管理部門的管理。
3.對在公墓內構建封建迷信設施和搞封建迷信活動的,要責令其停止封建迷信活動,限期拆除封建迷信設施。對不聽勸阻,擾亂社會秩序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條例》予以處罰。
4.對利用墓穴和骨灰存放格位進行傳銷和炒買炒賣等不正當營銷活動的,要采取措施堅決制止,同時要依據有關規定進行處罰。
5.對違反規定對外出售墓穴和骨灰存放格位的公益性公墓單位,要責令其停止營銷活動,出售墓穴和骨灰存放格位按非法轉讓行為處理。
6.對《殯葬管理條例》發布以后未經批準建立的非法公墓,按《殯葬管理條例》第十八條規定處理。
二、要進一步加強對公墓的管理,嚴格控制公墓的發展
(一)嚴格控制公墓的發展。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民政部門要根據《殯葬管理條例》的規定,結合實際盡快制定公墓建設規劃,由同級人民政府審批,報民政部備案。在民政部同意備案之前,暫停批建新公墓。要大力推行骨灰寄存、骨灰植樹和撒骨灰等不占或少占土地的骨灰處理方式,骨灰寄存設施的建設要根據當地的人口數量及分布情況,合理規劃;在暫不具備火葬條件的地區,遺體公墓必須科學規劃,選址在荒山瘠地,嚴禁占用耕地、林地,同時要大力倡導深埋不留墳頭的葬法。火化區的公墓是現階段處理骨灰的過渡形式,不是我國殯葬改革的方向,因此,要嚴格限制其發展。今后,各地民政部門必須嚴格按照《殯葬管理條例》的規定和公墓建設規劃,從嚴審批興建公墓。
(二)要嚴格限制墓穴占地面積和墓穴使用年限。今后埋葬骨灰的單人墓或者雙人合葬墓占地面積不得超過1平方米,埋葬遺體的單人墓占地面積不得超過4平方米,雙人合葬墓不得超過6平方米;今后墓地和骨灰存放格位的使用年限原則上以20年為一個周期。
(三)要切實加強公墓單位的內部管理。要搞好公墓的綠化美化,推行墓碑小型化、多樣化,增加文化藝術含量;公墓單位要加強對公墓養護費、綠化費的提取和管理工作,單獨建帳、專款專用并接受上級民政部門的監督。在公墓內,嚴禁構建封建迷信設施和從事封建迷信活動;嚴禁修建宗族墓地和修建活人墓。
(四)各公墓單位原則上不得跨省設立銷售機構。有特殊情況需設立的,要經公墓單位所在地和設立銷售機構所在地省級民政部門批準。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依據有關規定和兩地省級民政部門批準文件予以登記注冊。
(五)嚴禁傳銷和炒買炒賣墓穴和骨灰存放格位。要合理確定墓穴和骨灰存放格位的價格,明碼標價;要憑用戶出具的火化證明(火葬區)或死亡證明(土葬改革區),提供或出售墓穴和骨灰存放格位,使用規范的安葬、安放憑證,建立嚴格的銷售、登記制度,嚴禁傳銷和炒買炒賣;要保護群眾的正當權益。
(六)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民政部門要加強對轄區內公墓的管理。要建立健全公墓年度檢查制度,要會同有關部門認真開展公墓(含吸收外資合資合作的公墓)年度檢查工作。對年檢合格的公墓準予繼續開展業務;對年檢不合格的公墓要限期改正,對逾期不改的,要會同有關部門責令其停業整頓。要將年檢的結果公告社會,以便于監督。
三、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要加強領導,有關部門要相互支持、密切配合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和各有關部門要從國家的整體利益出發,提高對加強公墓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切實加強領導,把清理整頓公墓工作擺上重要的議事日程。這項工作涉及面廣,難度較大。因此,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要結合當地實際,根據《殯葬管理條例》及有關規定,制訂清理整頓公墓的具體辦法;要做好協調工作,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加以落實。同時,要注重宣傳教育,爭取廣大群眾的理解和支持,積極而又穩妥地開展清理整頓工作,切實解決工作中遇到的阻力和問題,保證清理整頓工作的順利開展。各級民政部門作為主管部門,要切實履行職責,積極向當地人民政府反映清理整頓中存在的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意見和建議,當好參謀助手。要充分發揮基層民政部門和殯葬管理所的作用,促進清理整頓工作的順利進行。公安、工商、土地管理等各有關部門要積極支持、密切配合,在當地政府的統一領導下,開展清理整頓公墓工作。以前越權批建公墓的基層人民政府或有關部門要積極主動地協助民政部門做好所批建公墓的清理工作。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民政廳(局)要及時將清理整頓公墓的情況,報告當地人民政府和民政部。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2013修訂)
2012-10-26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澳大利亞關于移管被判刑人的條約》的決定
2009-04-2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關于成立香港各界慶祝香港回歸祖國活動委員會的決定
1996-03-2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第二十二條第四款和第二十四條第二款第(三)項的解釋
1999-06-26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銀行法(2003修正)
2003-12-27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
1993-09-02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所得稅法
1983-09-02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1979)
1979-07-0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設立中國農業銀行的決議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進步法
1993-07-0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縣、鄉兩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選舉時間的決定
1992-07-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關于設立香港特別行政區臨時立法會的決定
1996-03-24中華人民共和國獻血法
1997-12-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2000-10-31旅行社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快遞暫行條例
2018-03-2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2013年部分節假日安排的通知
2012-12-08國務院關于海南省海洋功能區劃(2011—2020年)的批復
2012-11-01國務院關于促進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科學發展的指導意見
2012-10-2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物流業健康發展政策措施的意見
2011-08-02國務院關于同意將廣東省中山市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批復
2011-03-12國務院關于穩定消費價格總水平保障群眾基本生活的通知
2010-11-19國務院安委會關于集中開展嚴厲打擊非法違法生產經營建設行為專項行動的通知
2010-07-27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確保實現“十一五”節能減排目標的通知
2010-05-04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醫藥衛生體制五項重點改革2010年度主要工作安排的通知
2010-04-06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發展改革委等部門關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進節能服務產業發展意見的通知
2010-04-02國務院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國家行政學院工作的若干意見
2010-01-10全國新增1000億斤糧食生產能力規劃(2009-2020年)
2009-11-04國務院批轉發展改革委等部門關于抑制部分行業產能過剩和重復建設引導產業健康發展若干意見的通知
2009-09-26國務院關于進一步促進寧夏經濟社會發展的若干意見
2008-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