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條 對當事人雙方的訴訟標的,第三人認為有獨立請求權的,有權提起訴訟。
對當事人雙方的訴訟標的,第三人雖然沒有獨立請求權,但案件處理結果同他有法律上的利害關系的,可以申請參加訴訟,或者由人民法院通知他參加訴訟。人民法院判決承擔民事責任的第三人,有當事人的訴訟權利義務。
【釋義】
民事訴訟中的第三人,是指對他人之間的訴訟標的有獨立的請求權,或者雖然沒有獨立的請求權,但是同案件處理結果有法律上的利害關系,而參加他人之間正在進行的訴訟的人。
本條是關于民事訴訟第三人的規定。第三人因此可以分為兩種: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和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參加訴訟的根據是與他人之間案件的處理結果有法律上利害關系,且以申請參加或法院通知其參加的方式參加訴訟;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參加訴訟的根據則是對他人之間的訴訟標的主張獨立的請求權,并以向法院提起訴訟的方式參加訴訟。兩者比較突出的區別是,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在訴訟中一般處于輔助人的地位,輔助一方當事人進行訴訟,因而不享有與處分實體權利有關的訴訟權利,除非人民法院判決其承擔民事責任才享有當事人的訴訟地位;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在訴訟中處于原告的地位,享有原告的訴訟權利。
【關聯法規】
《合同法》第73條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2、16、24、27-29條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65、66條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在經濟審判工作中嚴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若干規定》第9-11條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27條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存單糾紛案件的若干規定》第6條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農業承包合同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試行)》第2條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2014年修訂)
2014-08-31合同違法行為監督處理辦法
2010-10-13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的決定(1988)
1988-12-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蒙古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1998-06-26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企業法(2000修正)
2000-10-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加入《東南亞友好合作條約》及其兩個修改議定書的決定
2003-06-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維護互聯網安全的決定
2000-12-28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
1989-04-04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
1984-05-11城市供水條例(2020修訂)
2020-03-27中國公民出國旅游管理辦法(2017修訂)
2017-03-01自然災害救助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烈士褒揚條例(2019第二次修訂)
2019-08-01重大行政決策程序暫行條例
2019-04-20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建設工程勘察設計管理條例(2017修正)
2017-10-17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間諜法實施細則
2017-11-22中華人民共和國瀕危野生動植物進出口管理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農藥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16殘疾預防和殘疾人康復條例
2017-02-07山東省救災物資儲備庫管理辦法
2014-12-24廣告管理條例
1987-10-26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2011年)
2011-07-19行政機關公務員處分條例
2007-04-2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繼續做好房地產市場調控工作的通知
2013-02-26保險銷售從業人員監管辦法
2013-01-06國務院關于修改《期貨交易管理條例》的決定
2012-10-24國務院關于印發“十二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的通知
2012-07-09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616號
2012-03-28國務院關于促進稀土行業持續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
2011-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