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條 【仲裁員回避】仲裁員有下列情形之一,應當回避,當事人也有權以口頭或者書面方式提出回避申請:
(一)是本案當事人或者當事人、代理人的近親屬的;
(二)與本案有利害關系的;
(三)與本案當事人、代理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公正裁決的;
(四)私自會見當事人、代理人,或者接受當事人、代理人的請客送禮的。
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對回避申請應當及時作出決定,并以口頭或者書面方式通知當事人。
條文注釋
回避是勞動爭議案件的當事人要求有可能影響公正仲裁的仲裁員不參加仲裁活動的權利。回避是我國訴訟制度的重要制度之一,刑事訴訟、民事訴訟當事人都享有申請審判員、書記員等回避的權利,在勞動爭議仲裁中,采納這一訴訟活動的有效方式,對于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保證案件的公平仲裁或裁決,是十分必要的。
對于當事人要求仲裁員回避的申請,并不是一經提出,就發生仲裁員回避的后果。仲裁員是否應當回避的決定權在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根據本條的規定: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對回避申請應當及時作出決定,并以口頭或者書面方式通知當事人。
關聯法規
《民事訴訟法》第4章
《企業勞動爭議處理條例》第35條
《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辦案規則》第18、19條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決定(2018年修正)
2018-10-26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2014年修正)
2014-08-31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七)
2009-02-28關于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說明
2008-03-11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六十二號)
2007-03-16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1992修正)
1992-09-0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關于香港行政區第一任行政長官、臨時立法會在1997年6月30日前工作決定
1997-02-01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關于地區反恐怖機構的協定》的決定
2002-12-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司法鑒定管理問題的決定
2005-02-28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1999-03-1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以來制定的法律、法令效力問題的決議
1979-11-29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法
1990-06-28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選舉和決定任命辦法
1995-03-11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1993-10-31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選舉和決定任命辦法
1998-03-10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少數民族代表名額分配方案
2002-04-28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
2006-04-29中華人民共和國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2014修訂)
2014-07-29營業性演出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實施條例
2017-05-28國家宗教事務局行政處罰實施辦法
2013-12-31殘疾人教育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批準新鄉市城市總體規劃的通知
1970-01-01國務院關于印發船舶工業加快結構調整促進轉型升級實施方案(2013-2015年)的通知
2013-07-3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國家能源局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的通知
2013-06-09國務院關于推進物聯網有序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
2013-02-05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降低流通費用提高流通效率綜合工作方案的通知
2013-01-11律師事務所管理辦法(2012修訂)
2012-11-30國務院關于同意設立“全國交通安全日”的批復
2012-11-18國務院關于海南省海洋功能區劃(2011—2020年)的批復
2012-11-01